过刊目录

  • 2021年, 第44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1-09-18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邱均平, 韩小林, 周子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作为一门支撑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学科,评价科学为推进我国各项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大数据时代我国评价科学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和梳理,以揭示其研究进展,旨在为推动评价科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方法/过程]以CNKI为相关研究文献的来源数据库,采用可视化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从历年各类文献数量变化的角度和期刊论文主题分布的角度进行研究进展的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①大数据时代评价科学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②大数据时代评价科学研究的热门来源学科发生转移,且呈现与计算机学科合作研究的新态势;③传统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和评价模型在大数据时代仍然占主导地位,更加适应新数据环境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④大数据时代,评价科学研究涉及的评价属性依然很多,但风险评价和质量评价(特别是对数据质量的评估)成为重点评价属性;⑤大数据时代辅助评价科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近几年对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热潮。

  • 论文
    邱均平, 赵艺翔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人们既有的思维定式和工作习惯在潜移默化中革新,科教评价的发展也在大数据背景下随之更改。科教评价对国家科教战略决策的制定、科技教育方向的指导以及学科专业成果的评估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方法/过程]文章通过CiteSpace软件对该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梳理已有研究得出发展进程的演化等相关结论。[结果/结论]大数据时代下科教评价的发展之路仍然面临着评价理论与方法、评价体系构建、应用研究范围等问题。未来需要将科教评价充分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推动科教评价有条不紊地发展。

  • 论文
    丰佰恒, 佟泽华, 冯晓, 石江瀚, 孙晓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科研大数据是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先导,科研事业发展的源动力,科学设计科研大数据生态系统,梳理各要素间关联关系,可帮助人们调整科研大数据共享流程,使其流向科研人员最高益部分。[方法/过程]结合国内外研究,以我国极地科研大数据发展为实例,对科研大数据生态的构成要素进行详尽剖析,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科研大数据、科研大数据环境、科研人员间关联关系。[结果/结论]分析得出科研大数据生态系统是一个以数据层、环境层、人员层三层协契为基本框架,以赋予科研大数据生命特征为特色,以科研大数据生命周期各活动为核心,以实现科研大数据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数据间存在同源关系、重生关系、遗传变异关系、离易关系,人员间存在链带关系、子集关系、迭升关系,数据、人员与环境间同步与异步关系并存且不断演化的相互关联、和谐有序的动态系统。

  • 论文
    冯晓, 佟泽华, 丰佰恒, 薛晓娜, 石江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科研大数据变异作为数据发展的客观现象是数据质量控制的关键问题,探究其内在机理对于促进数据生态良性发展,巩固国家科研数据成果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文章以遗传变异理论为基础,对科研大数据变异的概念及特性进行了分析,进而构建了“科研大数据变异演化模型”(VM-SRBD),并从阶段分析、核心活动分析、传播应用分析三方面进行了分解,最后以实际案例对科研大数据的变异演化过程进行了具体论述。[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科研大数据变异是以不可规避性、双向性、可修复性、可溯源性、遗传性为特征,以变异诱发、变异核心过程、变异传播应用为发展阶段,以数据内生及外生因素为诱发原因,以数据恶性变异及良性进化为发展趋势,以可修复恶性变异数据及进化数据再传播为目标的非线性、多路径、可反馈的动态演化过程。

  • 论文
    丰佰恒, 佟泽华, 韩春花, 薛晓娜, 冯晓, 孙晓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科研数据激增,与此同时劣质科研数据的传播给中国与世界的科研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合理有效地管控劣质科研数据是科研工作所面临的难题。[方法/过程]面向科研大数据质量管控的紧迫需求,结合博弈论模型、改进病毒传播SIR模型构建科研大数据质量管控模型(CM-SRBD),并对科研大数据各阶段管控措施效果进行仿真模拟。[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科研大数据质量管控是一个以控制劣质科研大数据在数据生态链中传播、提升科研大数据质量为目标,以“源头博弈阶段(G)—传播阻隔阶段(D)—修复淘汰阶段(E)(GDE)为一体化管控阶段,以建立产出质量控制机制、设立数据隔离空间单元、引入劣质状态优选机制为管控策略体系,进而对具有“致命性、隐藏性、专业性、潜伏性”的劣质科研大数据实现有效管控,以减少易劣质科研大数据、快速发掘暗劣质科研大数据、有效优化数据修复流程,从而维护科研大数据生态平衡的动态过程。

  • 论文
    臧国全, 韩梦馨, 张凯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各类移动应用成为用户信息的主要入口和核心载体,层出不穷的隐私泄露事件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个人信息的广泛关注。鉴于较少研究关注个人知识对个人信息披露的影响,应探究用户自身知识如何影响个人信息披露意愿,为服务供应商的服务创新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隐私计算理论的基础上引入说服知识理论,构建个人信息披露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问卷调查法,测量用户主、客观说服知识水平,解释说服知识在风险与收益权衡中的作用,以及对个人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结果/结论]用户的客观说服知识正向影响其主观说服知识,负向影响其个人信息披露意愿。用户的主观说服知识对其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均有正向影响,进而影响个人信息披露意愿。

  • 论文
    徐绪堪, 薛梦瑶,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针对新时代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高校纷纷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传统信息素养已经不能满足专业的建设要求,因此为了新专业的正向引导,亟须构建面向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数据素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过程]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紧扣信息素养教育现状,针对薄弱环节,从全过程视角分析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以成果导向驱动为目标,建立面向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数据素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数据素养能力培养目标、评价指标、评价过程、反馈与优化的闭环。[结果/结论]最终选取7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应用提出建议,完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数据素养能力数据库,为学生的数据素养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 论文
    黄廷锋, 周晓纪, 孙胜凯, 梁桂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对技术预见影响开展评估是证明技术预见活动的价值、提高技术预见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试图提出一种基于证据的评估方法,以定量化分析技术预见结果对政策的影响。[方法/过程]文章采用文本分析、关键知识提取和对比分析方法,获取关键技术清单和各政策文件之间一致或相近的知识,进而构建一种知识关系共现矩阵,量化评估技术预见的政策影响,并采用知识网络对知识关系共现矩阵进行了可视化。[结果/结论]通过案例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量化技术预见对政策的影响,为技术预见影响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 论文
    梁春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机器智能)等技术,已经并将继续推动着情报研究工作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为情报研究工作快速和持续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针对4M(人机料法)要素,分析和研究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环境下情报研究工作中人类智慧与多源信息、大数据情报分析方法、情报智能机器的关系。[结果/结论]创新提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环境下“一主三辅”情报研究工作模式,即:人类智慧*(多源信息+大数据情报分析方法+情报智能机器)。其可以表述为:以人类智慧为主导和主宰,以多源信息、大数据情报分析方法和情报智能机器为辅助。这一工作模式将使情报研究工作的效率、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 论文
    刘芝玮, 周庆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基于钱学森大成智慧思想,为当前智能时代中“技术决定论”祛魅,为我国国防科技情报事业发展贡献思路。[方法/过程]以钱学森科技情报思想为基础及主脉,基于对当前智能时代国防科技情报工作所面临问题的剖析,概述并分析钱学森大成智慧思想对情报工作的应用意义,进而结合国防科技情报事业特色,梳理其工作中对机器智能及人脑智慧的应用。[结果/结论]提出了适应当前智能时代大背景的智能与智慧相融合的国防科技情报工作模式。

  • 论文
    漆晨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数字时代的信息迷雾治理面临严峻挑战,在数字主权语境下,以欧盟信息迷雾治理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治理体系对我国的影响,提炼其中的良性因素,为我国提供有益借鉴。[方法/过程]结合欧盟官方的法律、战略与报告文本,厘定欧盟数字主权要素体系下信息迷雾治理的定位,进而阐述欧盟信息迷雾治理的方法与特点。[结果/结论]一方面,认识数字主权语境下欧盟信息迷雾治理体系对我国国际政治环境与科技企业对外布局的影响。另一方面,借鉴欧盟信息迷雾治理中的良性因素,提出将我国政治理念嵌入信息迷雾治理体系,完善相关治理机制,探索发挥多元主体的信息迷雾治理效能等建议。

  • 论文
    王晰巍, 孟盈, 张响, 王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逐渐丰富,文章从信息素养以及虚拟现实设备的视角出发,研究用户在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媒介的情况下用户信息获取效果的影响因素,对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创新和普及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素养和虚拟现实系统质量视角,构建了虚拟现实用户信息获取效果影响因素模型,运用实验和问卷调查法获取了132份样本,并使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对模型及相关假设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用户的信息素养、虚拟现实技术经验以及用户对虚拟现实系统的感知生动性均对虚拟现实用户的信息获取效果产生正向影响。

  • 论文
    焦红, 杨波, 周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随着数据技术的进步,围绕科学数据集进行的管理和研究工作均受到广泛关注。科学数据集复用可以使科学数据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科学数据集价值最大化。文章着眼于科研人员数据集复用行为,探索其特征和偏好,以期为科研人员复用数据集、科研机构进行科学数据管理和数据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从多个维度统计分析PubMed CentralOpen Access文献中科学数据集复用行为的特征规律,并对高频复用的科学数据集和文献的被引情况进行解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医学领域科研人员数据集复用现象较为普遍;相对于没有数据集复用的文献,有数据集复用的文献被引量更高;数据集的复用频率和论文影响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说明复用已广泛使用的科学数据集除了能够减轻其数据获取的负担,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此外,共享科学数据集也可以为数据集提供者带来相应的引文和学术声誉收益。

  • 论文
    薛翔, 赵宇翔, 马海云, 朱庆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信息偶遇是一种动态、多因素复杂交互的行为活动,文章将对其进行系统解构以展现其非线性特征。[方法/过程]首先对现有信息偶遇模型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然后引入活动理论分析框架,对信息偶遇行为中的活动要素、层级结构、子系统和要素间的交互、协调细节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活动理论的信息偶遇行为生态系统模型,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结果/结论]该模型从生态视角揭示了信息偶遇行为的微观构成要素和宏观变化过程,有助于丰富信息偶遇的理论模型研究,并为后期的实证探索和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参考。

  • 论文
    马铭, 王超, 周勇, 许海云, 胡正银, 熊广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将自然语言处理、深层语义信息与技术主题分析相结合进行研究与探索,有助于科学家识别领域重点,把握科技发展机遇。[方法/过程]通过提取科技论文和专利文本数据的SAO结构,提出核心技术主题识别与发展阶段分析方法,构建SAO语义信息网络,采用点度、中介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等社会网络分析指标分析核心技术主题演化趋势。[结果/结论]将该方法应用于造血干细胞领域,以20002018年为研究区间,验证了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预测肿瘤疾病治疗将是该领域未来的演化趋势,且发现该领域中存在流行性偏见的发展特点。

  • 论文
    姚兰, 王晓, 段尧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基层政府是回应公众诉求的核心力量,分析网络问政中市、区、街道/乡多层级政府回应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有利于厘清政府部门间关系,识别公众关切重难点,提升回应信息协同效率。[方法/过程]从问政数据中提取共同回复同一诉求的政府部门,构建多层级政府回应信息协同网络。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分析多层级政府部门间关联现状,识别出协同网络主导部门,发现节点社团关系,并结合诉求内容识别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回应信息协同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多层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优化提供依据。[结果/结论]交通运输局、武汉地铁集团等是协同网络主导部门,远城区地铁需求迫切。跨区域回应存在管辖边界责任不清问题导致不满;跨层级回应缺乏针对性整合和个性化规划;跨部门回应中民生类问题回应协同不足,高效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回应信息协同网络亟待建立。

     

  • 论文
    王玉梅, 朱学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研究CSSCI建库以来我国图情档领域的期刊内部知识流动及图情档学科的演进过程,为促进期刊及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方法/过程]通过分析国内图情档领域的核心期刊论文数据,运用模块分析法、外类别引文法及主路径分析法等,对子群内外部联系及图情档学科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识别出了国内图情档领域的流入型、流出型、自孵化型以及发展均衡型期刊;同时证实了代表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学科领头期刊的核心地位;主路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国内该领域的三大主流学科正逐渐沿着各自的方向发展延伸。未来应树立包容、创新和共享的意识,一起打造学科命运共同体,以促进我国图情档领域的良好发展。

  • 论文
    周琳, 刘东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精准定位具有高学术影响力的学者可以帮助科研人员迅速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以及研究趋势,加深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文章使用基于加权模糊分类的方法对具有高学术影响力的人群进行精准判别。[方法/过程]收集学者的多维度信息,进行特征体系的构建,将各类特征作为分类模型的输入,选取具有专家称号的学者;使用加权模糊逻辑的算法,在具有专家称号的学者中对目标人群进行二次筛选,得到精确符合目标要求的学者。[结果/结论]使用加权模糊分类方法,结合精确性与语言表达的模糊性,平衡各类特征影响,对寻找高学术影响力的学者具有独特的优势。[局限]文章将国家授予的三类专家称号作为分类标准,其他称号未讨论。

  • 论文
    孙晓宁, 姚青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以Bilibili网站的弹幕与评论为研究对象,探究多元主题场景下的用户弹幕与评论信息交互特征,具体包括使用行为、情感倾向以及时间分布。[方法/过程]获取Bilibili网站中的科技、数码、生活三种栏目下9个热门视频的弹幕和评论信息,并对其进行Kruskal- Wallis检验、Dunnett T3检验以及可视化图示,分析不同场景下用户弹幕与评论在使用行为、情感倾向以及时间分布上的差异性。[结果/结论]①多元场景下的用户弹幕使用率具有显著差异,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数码类、科技类、生活类,而评论使用率不具有显著差异。②多元场景下用户的弹幕情感和评论情感倾向均具有显著差异,且弹幕情感总体呈现积极性、评论情感整体呈现中性。③多元场景下的用户弹幕/评论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前期评论数量与弹幕数量的变化曲线幅度一致且上午的评论数量高于弹幕数量,后期评论数量到达峰值后,弹幕数量持续增高时而评论数量开始下降。相关研究结论能够为弹幕视频内容制作、信息组织以及用户体验设计提供参考。

  • 论文
    剧晓红, 盛东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在开放共享大环境下,科技报告资源的开发利用尚处于初步阶段,这与科技报告用户需求挖掘不充分密切相关。多面向、细节化的科技报告用户需求驱动因素研究,既能拓展科技报告服务深化的理论研究视角,又对推进科技报告服务供需平衡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基于“手段—目的链”理论,采用攀梯访谈法,构建科技报告用户需求分析框架,基于用户需求关键要素识别,对其需求背后的驱动因素进行探索。[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科技报告用户需求特征细化,其较多地受到机会性价值、功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及尝新性价值的影响。其中,机会性价值驱动相对来说占比最大;社会性价值与尝新性价值驱动具有一定的依附关系,且其关注度高于功能性价值。研究揭示,深层次激发科技报告用户需求,需引入精准推送、丰富宣传推广、贯彻激励机制与模式等。

  • 论文
    王珉, 侯贵生, 尤志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断出现的隐私泄露事件,引发了用户隐私疲劳情绪的产生。探究用户隐私疲劳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其行为选择,对于缓解用户负面情绪,提升用户隐私保护的行为意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共有20名网络用户参与了深度访谈。在对访谈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性编码后,借鉴S-S-O理论,构建用户隐私疲劳的影响因素及行为选择模型。[结果/结论]用户隐私疲劳情绪的产生受到个人因素、平台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用户的隐私疲劳情绪会导致用户产生忍耐行为、忽略行为,以及退出行为。

     

  • 论文
    董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现有组织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元的非遗知识抽取与组织方法以实现对细粒度非遗知识的揭示与利用。[方法/过程]文章在现有知识组织方法的基础上,构建非遗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非遗多元知识及其知识之间语义关系的抽取方法,[结果/结论]实现了非遗知识的细粒度、多维关联组织与聚合。

  • 论文
    谭玉珊, 罗威, 毛彬, 宋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旨在设计一套融合机器智慧与专家智慧的技术预测实用流程与方法。[方法/过程]提出了人机协同开展技术预测的思路、方法和流程,设计了适用于军事领域的指标体系及证据量化方法,分析了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技术清单刻画、分级和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预测领域关键技术为例展示了实际预测效果。[结果/结论]提出的技术预测方法从证据、技术画像、技术清单刻画等角度进一步丰富和细化了技术预测活动的内涵,完善了技术预测理论方法,建立了更加科学智能的技术预测实操流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增进了技术预测活动的智能化,提出的整体技术预测思路完全适用于军事领域,并在指标体系设计等具体实践中以军事领域为背景进行了积极探讨。[局限]在颠覆性技术等概念理论研究,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智能化程度提升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整个行业继续探索。

  • 论文
    周好, 王东波, 黄水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古籍引书中埋藏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脉络与线索,为更进一步揭示古籍中的知识体系,对引书中的具体引用内容进行分析势在必行,而从大量的古籍文本中准确识别出引书的上下文是进行上述研究的基础。文章旨在自动识别引书的上下文,并以《论语注疏》《毛诗正义》《春秋左传正义》三部古籍文本为数据集。引书上下文识别主要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在人工标注的基础上,分别基于文本分类和序列标注两种方法,使用CRFBi-LSTMSVMBERT四种模型进行实验并得到引书上下文自动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体引书上下文识别任务上,Bi-LSTM模型表现最佳,调和平均值为68.70%;在各个类别标签的识别中,BERT模型的效果最好。其中,引文句的综合识别结果的调和平均值达到90.69%

  • 论文
    马浩, 崔运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在大数据时代,如何高效地进行科技文献知识组织与服务已成为图情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开展科技文献综述自动生成模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中,综述的自动构建分为两步:首先基于语步理论对输入文本的句子按语步类别进行识别与抽取,然后以各类语步的句子集为输入通过生成模型进行综述生成。研究分别基于SciBERT深度学习模型和Transformer网络构建了语步识别模型和综述文本生成模型。[结果/结论]语步抽取模型整体识别效果评价F1值达到87.12%,生成模型的生成效果与TextRank模型和BiLSTM模型相比在ROUGE-1ROUGE-2ROUGE-L三项评价指标上分别提高了4.5%2.9%3.3%。研究完成了科研文献综述自动生成任务的整体模型构建与实现。

  • 论文
    周知, 王春迎, 朱佳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图书作为典型的体验型产品,缺乏与之对应的领域情感词典,限制了该领域中的用户情感分析与情感挖掘研究,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超短评论的图书领域情感词典构建方法。[方法/过程]在定义超短评论概念的基础上,利用规则组合进行候选词过滤,提出一种改进点互信息的方法进行情感词极性判断,并利用用户投票方法确定词汇的情感强度。[结果/结论]在图书评论场景中,本文情感词典的准确率、召回率、词典规模均远高于通用情感词典HowNet、大连理工情感本体,新词发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较强。

  • 论文
    郭倩影, 赵丹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学术论文评价是科研管理和科学计量学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以同行评议和文献计量为主要研究方法,不仅存在主观性强、时滞性等问题,也难以对学术论文的社会影响力进行评估,而Altmetrics的诞生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视角。[方法/过程]文章主要关注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论文评价研究问题,通过文献调研方法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分析,具体内容包括:Altmetrics数据源的选择、评价指标的设计、评价策略和结果评估。[结果/结论]综述发现,Altmetrics对于学术论文评价具有一定的可用性,与传统评价方法呈显著互补性,但仍存在数据源质量参差不齐、权威指标缺乏、与传统评价方法的融合力度不够,以及评价方法论和评价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