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9年, 第4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3-1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杨建林1,2,李品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给情报学的发展带来机遇。然而,情报学界的学者常将情报分析与数据分析混为一谈,情报分析研究被“泛大数据化”或被弱化为数据分析研究。为避免此类问题,文章对情报分析与数据分析的关系进行辨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数据分析是情报分析的基础,大数据分析是数据分析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但是无法取代情报分析。两者之间区别显著:从数据对象维度来看,数据分析方法以处理单源数据为主,情报分析方法以处理关联的全源数据为主;从产出结果来看,数据分析产出的是新信息、新知识,情报分析产出的是新智能;从分析起点维度来看,数据分析主要是数据驱动,情报分析主要是目标驱动;从分析方法维度看,数据分析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归纳推理、演绎推理为辅,情报分析在产出新信息、新知识阶段以定量分析为主,在智能产出阶段以归纳推理、演绎推理为主。
  • 论文
    褚峻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展竞争情报的专业教育是情报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分析了培养目标问题,认为竞争情报的人才需求应该体现为能力需求特征,而非体现为职业需求特征,教学目标应调整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情报应用能力”。然后提出了信息管理类学院开展竞争情报教育更适合专业化,并阐释了其专业内核的构成,以及不同学历层级的教学体系构成。最后探讨了课程方案问题,结合实例,阐释了以进阶式训练的课程模式达到提升学生竞争情报分析能力的目的。
  • 论文
    梁春华,刘红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科学地确定情报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基于麦克利兰能力素质冰山模型要素和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长期工作实践,得出情报专业人才在情报知识结构、情报专业技能、情报基础能力和情报职业素质4个维度的能力素质基本构成要素,并根据情报工作科学性、创造性、服务性、群体性等固有特点,提出这4个维度的∏型(两专多能)情报专业人才能力素质模型。模型将对情报专业机构的选人用人与培训培养、情报专业人才的学习工作与成长成才提供指导与借鉴。
  • 论文
    梁春华,李彩玲,刘晓瑜,袁明慧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为了更好地理解情报研究定义,以安达信咨询公司提出的知识管理公式——KM=(P+K)S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分析知识管理和情报研究中各要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推衍出情报研究定义公式IA=(P+T+I)A, 以期为情报研究人员开展情报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论文
    陈斌,梁春华,邹志鹏,袁明慧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为获得较为全面和相对准确的情报研究定义,以沈阳发动机研究所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全文数据库资源为采样源,搜集了来自百科全书、权威词典、学术专著、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等文献中的情报研究或信息分析的定义共96条。基于情报研究公式,对采集的定义按公式要素(人、料、法和工作流)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情报研究是情报研究人员/机构针对用户或者某些特定的需要制定研究课题,通过特定调查方法和其他科学方法检索和鉴定相关资料(信息、情报和数据),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之后撰写情报报告并向用户提供”的结论。
  • 论文
    刘红霞,梁春华,张世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为了指导基层情报研究人员的成长,借鉴麦克利兰能力素质冰山模型和∏型情报专业人才能力素质要素,结合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长期情报工作实践和任职资格管理的相关要求,以出版不同层级高质量上水平的情报研究产品为最终成果体现,以更好地满足科研生产要求为最终目标,并将知识与以工作流程为代表的技能嵌入其中,构建了基层情报研究人员成长模型。该模型为情报研究人员职业规划和任职资格管理提供了明确指导,为情报研究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 论文
    储节旺,汪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第五代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用户数量的激增,给移动信息服务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5G移动信息服务的发展对推动社会整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3G、4G环境下移动信息服务现状进行文献调研,分析5G技术在移动信息服务中的有利条件,并探究5G技术在应用中的创新。[结果/结论]5G环境下的移动信息服务与“绿色服务”新理念相结合,并且迎来了用户基数增加和用户黏性提升的发展机遇,有望实现移动信息服务在服务手段、服务方式及服务体系方面的创新,有助于加快移动信息服务向智慧移动信息服务迈进的步伐。
  • 论文
    袁红1,施晓玲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意义]探索式搜索过程也是个体学习的过程,分析用户探索式搜索过程中的学习行为有利于指导搜索过程,帮助用户的知识构建与知识创新。[方法/过程]建立较为全面的探索式搜索与学习行为指标,综合运用搜索实验和问卷调查深入探析搜索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关性。[结果/结论]提出探索式搜索中个体学习的三阶段模型,包括基础知识学习、主题内容的深入学习和基于兴趣的专项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搜索行为对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具体影响,发现学习初期多次访问网页能帮助用户增加短时记忆,长时间浏览网页及深度链接行为影响用户在深入学习主题内容时知识分析综合的效果,细致浏览搜索集对基于兴趣的专项学习阶段的知识创新有重要影响。
  • 论文
    周文泓,夏俊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从整体视角探索我国政府开放数据资源建设情况有助于厘清现有的实践进展及问题,从而更好实现开放数据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价值,推进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方法/过程]基于从国家到地方的开放数据政策及平台的整体调研可发现我国开放数据资源建设的准备度、实施度以及成效度均在持续提升中,但在统筹规划、数据资源以及平台的建设方面仍不够充分。[结果/结论]我国开放数据资源建设尚需从以下方面予以优化:基于整体布局国家开放数据资源建设、多层次逐级完善开放数据资源、面向国家数据中心推进开放数据平台共建。
  • 论文
    张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沟通权力与知识的桥梁,智库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将国际智库评价体系提炼为8种类型。高质量的智库评价体系不仅过程可重复、信息可公开、结果可激励,而且与国家政治制度和发展阶段有机协同。建立有明确功能指向的自主评价体系,关注细分评价市场,鼓励众多中小智库的特色研究,探索独具匠心的单项评价,都是中国智库评价提升影响力与创新力的有效路径。
  • 论文
    石宇,胡昌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提出云计算环境下学术信息资源共享安全保障实施方案,为学术信息资源服务机构在云计算环境下的资源共享优化提供指导。[方法/过程]围绕云计算环境下学术信息资源共享安全保障中的资源、技术及管理实施过程,进行共享安全保障方案的设计。[结果/结论]进行基于安全等级保护思想的保障策略设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深度防御的学术信息资源共享安全技术保障方案及云计算环境下学术信息资源共享安全保障的主体协同方案。
  • 论文
    胡艳玲,高长元,翟丽丽,张树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大数据联盟是我国数据资源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其多主体间能否顺利开展价值共创活动决定了大数据联盟运行的成败,也决定了系统功能的整体发挥。[方法/过程]基于服务主导逻辑视角,将用户纳入数据服务创新体系,构建了大数据联盟数据服务创新超网络模型,并从“资源—能力—关系”协同维度揭示了大数据联盟数据服务创新价值共创机理。[结果/结论]大数据联盟各主体在不同维度间的联合互动和跨界合作,可使超网络中的资源、能力和关系上彼此协同促进,共同发挥大数据联盟协同服务创新优势,有利于为用户提供特定场景下的解决方案,以此实现价值共创。
  • 论文
    林向义,罗洪云,李秀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从弱连接关系视角探索企业内的个体从社交媒体网络中获取异质性知识的过程和机理,能提升个体异质性知识的获取效率。[方法/过程]界定了社交媒体的概念、特征及框架模型,阐述了异质性知识和弱连接关系理论;从弱连接关系视角构建了个体从社交媒体网络中吸收异质性知识的模型,并从分析社交媒体网络,确定弱连接关系、桥连接/结构洞,选择吸收异质性知识媒介和整合异质性知识四个阶段详细说明了模型的运行机理及实现过程。[结果/结论]案例分析表明,弱连接关系形成的桥连接/结构洞及其知识经纪人是个体从社交媒体网络获取异质性知识的主要媒介,本文构建的模型对提升个体获取异质性知识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 论文
    柴俊红1,陈辰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为机构制定唯一标识符是网络环境下进行机构名称规范控制有效方法。[方法/过程]文章通过调研机构名称规范控制的背景和唯一标识符系统研究现状,分析了典型机构唯一标识符系统的特点、优势与劣势。[结果/结论]总结了机构唯一标识符构建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机构唯一标识符的分配规则、元数据、互操作、推广使用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 论文
    赵蓉英1,2,3,李新来1,2,3,李丹阳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意义]通过专利引证可以挖掘出有重要影响力的核心专利,从而制定针对核心专利的专利布局。[方法/过程]文章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专利计量及前向引证指标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首先根据专利被引频次对核心专利进行挖掘,然后以被引频次排名第一的专利US5963940A为例分析了该专利的历年引文频次、引证对象及多级引证网络。[结果/结论]专利US5963940A从1994—2015年连续21年被后续专利技术所引用,得到了本领域专利申请人的持续关注;该专利的主要引证对象包括谷歌、JumpTap、IBM、VoiceBox、微软等企业,并且存在竞争关系;而该专利的一级和二级引证网络表征了US5963940A在整个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扩散、技术延伸以及技术发展。基于以上分析,从而制定针对核心专利的专利布局,主要包括围栏式布局与糖衣式布局。[局限] 针对多个核心专利的组合分析及大量专利数据的多级引证网络有待进一步分析。
  • 论文
    佟泽华1,韩春花2,刘晓婷1,孙杰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零知识协同行为(ZeroKCB)作为知识协同行为中的一种特例,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究零知识协同行为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方法/过程]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了“零知识协同行为”(ZeroKCB)的概念,并建构了“零知识协同行为模型”(ZeroKCBM)。最后,从哲学视角对ZeroKCBM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结果/结论]研究表明,ZeroKCBM很好地描述了在创新活动中,知识主体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的双向、多向及单向的协同合作获得)进行“自我知识协同”并趋于“有序”的行为过程;ZeroKCBM不仅很好地验证了布鲁克斯的经典知识(增长)方程,同时也揭示了“个体(价值)”与“协同合作(即社会价值)”的对立统一规律;零知识协同行为具有“自我协同(有序)性”“伴随衍生性”“内隐性”“动态性”等特性。
  • 论文
    刘晓婷,佟泽华,师闻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全球科研数据爆炸式增长,科研人员亟须基于数据开放共享提高科研能力,而信任机制是影响科研人员数据共享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信任机制视角下通过演化博弈理论研究大数据时代科研人员数据共享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利用演化博弈的分析方法,分别建立无信任机制和有信任机制下科研人员数据共享的博弈模型,分析并比较了这两种情况下科研人员数据共享行为的动态演化机理,提出了“成本—数据—信任—政策”四位一体的驱动策略,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实践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博弈双方在无信任机制情况下进行数据共享的演化稳定策略为(共享,共享)或(不共享,不共享),而在添加信任机制后,(共享,共享)为博弈双方唯一的演化稳定策略,由此为促进科研人员数据共享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 论文
    焦红,李秀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对学科领域知识演化路径进行可视化研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发现学科领域中的核心文献和关键主题,把握研究主题的演变趋势。[方法/过程]文章将主路径分析方法与文本挖掘技术相结合,以图书情报(ISLS)领域的粗糙集研究方向为例,识别其核心文献,同时基于向量空间模型对核心文献进行补充,并利用主题模型提取主题,继而绘制知识演化路径图。[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演化路径能够全面、细致地展示学科领域的知识内容。该路径不仅能够展示学科领域的不同研究主题、热点主题、核心文献间的关联、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演化趋势,还能够呈现学科领域研究的跨学科特征。
  • 论文
    周群1,化柏林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大数据环境下,单一数据对科技决策支持的服务不充分、不全面,传统科技决策需求的获取方式较为被动,面对情报用户的决策需求愈加复杂的状况,增加了对用户情报需求描述、情报需求解读与情报服务的难度。为协同利用多源数据,使不同来源的信息相互补充,主动探测情报用户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科技决策需求主题识别方法,以我国科技部机构用户需求主题识别为例,综合多源文本数据结合主题强度分析确定科技部机构用户的重点关注领域主题,确立主题属性,对需求主题在各个主题属性文本中进行词向量计算,从而主动识别出细粒度更高的机构用户科技决策需求主题。通过以科技部机构用户需求主题识别为例,融合多源数据相互补充印证,实现了主动捕获与探测用户的情报需求,从而对用户需求的掌握更加客观、合理、有效,丰富了情报服务的模式,为情报服务变被动为主动提供新理念、新方法。
  • 论文
    范少萍,安新颖,单连慧,晏归来,宫小翠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利用医学语义关系,基于医学文献开展主题演化类型与演化路径识别方法研究,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主题演化理论与方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首先描述主题演化的新生、消亡、继承、分裂、融合和孤立6种类型,设计了基于统计与语义相结合的关键关联计算方法,提出利用密度和热度开展核心主题识别的研究,从关键关联与核心主题两方面共同识别主题的演化路径,进而确定主题演化类型。[结果/结论]采用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对肝癌致病机制的研究领域文献开展主题演化路径识别与演化类型确定研究,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可以较好描述领域的主要演化情况。后续研究将改进关键关联构建方法,以提升演化路径识别方法的精度。
  • 论文
    宋雪雁,管丹丹,张祥青,朱立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基于用户满意视角,对政务微信知识服务能力评价标准及具体评价实践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为政务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能力的提升、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构建政务微信知识服务能力评价标准,运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各标准权重,利用MUSA模型计算各个政务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能力各标准满意度以及整体满意度,最后,运用标杆管理的方法,对三个具体政务微信公众号知识服务能力进行测评。[结果/结论]通过实际测评结果,分析各政务微信公众号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以及待完善空间,为政务微信知识服务能力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中政务微信知识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提供参考。
  • 论文
    杜智涛1,付宏2,3,李辉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探讨网络知识社区中知识主体的交互作用,以及知识的传播问题,拓展网络知识传播扩散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为网络知识社区的运行机制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多主体仿真建模方法,构建了知识传播扩散的仿真模型,探讨了不同类型网络结构、知识转移能力、知识分享意愿、知识主体的交互程度对知识传播的影响。[结果/结论]小世界网络更容易加速知识传播;知识转移能力越强,则知识增长率越快;分享意愿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则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有生命知识主体与非生命知识主体的交互程度与知识的传播效率呈正相关。[局限]未来考虑不同网络知识社区的定位、设计机制、激励机制等差异性对知识传播的影响,研究结论有待实证数据的检验。
  • 论文
    李凯1,安实1,孟建芳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目的/意义]信息传播渠道的增加使得单层模式的复杂网络不再适用,多层复杂网络逐渐得到重视。[方法/过程]文章基于系统动力学中的信息包传输,引入社团结构概念,设定基于社团结构的多层复杂网络。通过对层间社团结构的相似度、初始节点的数量、社团中位置以及所处网络等参数进行调节,对多层复杂网络的信息传播机制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息的传播规模与初始节点数量成正比;初始节点处于线上网络的传播速度快于线下网络,但对最终传播规模影响不大;连接两个社团的“信息交换者”作为初始节点,最终信息的爆发规模扩大显著;调节多层网络中的社团结构稀疏程度会影响信息的传播范围,社团结构越稀疏,传播规模反而越大。[局限]信息的传播对多层网络的结构也会形成影响,但模型未考虑其相互作用。
  • 论文
    张艳丰1,彭丽徽2,洪 闯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目的/意义]从时间序列角度,在线用户初评行为与追评行为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探索这种时间滞后性的用户行为特征,有助于电子商务平台掌握用户发布追加评论的普遍时间规律,辅助用户购买决策。[方法/过程]通过Kmeans聚类,把“初评—追评”时间间隔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3个阶段,对在线用户追评行为时间序列滞后分布特征和相关性进行分析,挖掘不同时间序列区间评论文本内容,总结在线用户追评行为时间分布特征规律。[结果/结论]以京东商城手机在线评论(初评与追评)为数据源,从时间维度上,揭示了在线追加评论时间序列滞后的幂率分布特征,对在线用户追评行为时间序列区间的评论内容进行文本挖掘,展现了在线用户追评行为时间序列关联特征和用户行为规律。[局限]跨平台不同类型在线产品追评数据未能予以完全考虑。
  • 论文
    孙竹梅1,2,汪志兵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目的/意义]文章以微博健康信息的信息特征为依据提取预测指标,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微博健康信息的采纳水平进行预测研究。[方法/过程]根据“垂直V影响力榜”选取了10个微博账号进行数据采集,从信息的形式、内容和来源三个方面提取了10个预测特征指标,并制定相关的编码规则生成样本数据集,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预测模型的训练,并对预测模型的效果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以微博健康信息的信息特征作为预测指标能够有效地实现其采纳水平的预测,且准确率较高。同时,10个预测指标在微博健康信息点赞和转发采纳水平预测中的贡献率各有异同。
  • 论文
    戎军涛1,吴鹏飞2,李 华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目的/意义]将知识的控制单位由“文献”深化到“知识元”,是知识发现和利用的关键问题。[方法/过程]文章在分析知识元本质的基础上,明确了知识元的语义结构,构建了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进一步从内容情景角度对学术文献内容结构进行了语义属性分析,通过对学术研究过程进行抽象提出了学术文献内容情景模型,详细说明了文献内容情景的概念、结构、组成要素和语义模型,并给出了实例描述。[结果/结论]学术文献的内容情景是学术研究过程的整体抽象,其本质是学术文献宏观结构层面和微观内容层面的语义概念模型,影响着知识元抽取、标引和关联的质量,规范、控制和制约着知识元的逻辑组合。研究表明,该模型有利于语义揭示深入到知识单元,为细粒度的知识组织与发现提供了新的视角。
  • 论文
    武建光1,苏云梅1,于 琦2,贺培风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文章分析了目前几种文献分类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知识元”的学术文献分类模型,模型由语义标注、结构化操作、知识划分三个功能模块衔接组成。模型能够科学解决目前分类模型的不足,并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精准标注与精准划分的分类优势。
  • 论文
    高宾,王兰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大数据时代发布信息渠道更加多元,社会热点舆情极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发生异化,产生网络衍生舆情的链式反应不可避免。文章依据网络衍生舆情传播的不同特性,将网络衍生舆情分为单向直线式、复合裂变式、焦点汇聚式、多向放射式和综合叠加式5种类型,进而对不同的网络衍生舆情模型提出相应的概率计算方法,并对网络衍生舆情的分析流程进行了具体的描述。通过不同视角的分析方法研究和实证研究,能够以定量计算更加科学地支持网络舆情信息的预测研判和智能决策。
  • 论文
    刘 莉,刘文云,马伍翠,苏庆收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目的/意义]机构知识库的发展需要政策的保障,有效的开放获取政策可以保证机构知识库持续有效地开展服务,促进知识交流共享。[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对英国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开放获取政策调研发现,政策主要包括开放存储的目的、内容政策、保存政策、提交政策、使用政策、责任归属、权益保护7个方面,分析发现不同政策侧重点不同,完备程度也不同。[结果/结论]我国高校应根据机构知识库的特点和学校发展要求,通过协调各部分的责任和权利,制定贯穿从资源保存到使用整个生命周期的标准化的开放获取政策,在必要时可借助外部政策工具进行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