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2年, 第45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2-10-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王本刚1,2,马海群3
    2022, 45(10):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在数据驱动型社会,公共数据的开放利用有助于创造公共价值。文章旨在探讨国内外开放数据相关政策和报告、学术论文关于公共数据公共价值的理解。讨论公共数据的公共价值有助于更全面理解公共数据的价值;有助于发现公共数据价值的非市场机制实现方式。[方法/过程]通过主题分析法探索国内外开放数据相关政策和报告对公共数据及其公共价值的理解,结合公共价值理论总结公共数据公共价值的内涵和类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公共数据4种界定方式,将其中两种较为适用的方式称为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另外,对公共数据公共价值概念做出界定,归纳公共数据公共价值的类型。
  • 论文
    马海群1,邹纯龙1,王今2
    2022, 45(10): 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关注社会公众的体验和感受,厘清用户感知层面的公共数据价值并建构测量量表,是探明公共数据价值实现机理的重要手段。[方法/过程]基于需求层次理论,文章提出公共数据用户感知价值测量量表,结合578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通过信效度检验后形成正式量表。[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公共数据用户感知价值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具有包括基本价值感知、安全价值感知、服务价值感知、尊重价值感知的四重结构,共15个测量项目。
  • 论文
    王今1,邹纯龙2,马海群2
    2022, 45(10): 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公共数据生态系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公共数据价值提供保障,准确测度系统发展情况可以为公共数据政策制定与管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过程]文章结合生态学理论,厘清公共数据生态系统的概念模型,提出包括政策环境、数据要素、开放者联系、利用者联系和平台所有者联系的五维度公共数据生态系统测度分析框架,并通过灰色关联模型进行测度。[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山东和上海的公共数据生态系统建设效果相对较好,而辽宁等省份建设相对较差,该研究可以为各地区综合评价并建设公共数据生态系统提供优化路径建议。
  • 论文
    樊振佳,肖树璇
    2022, 45(10): 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以多元话语分析为基础,将信息贫困视为由不同社会群体话语所建构出来的话语性“实在”,而不假定其存在某种唯一的本意,旨在摒弃一元论,从多元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信息贫困及减贫路径。[方法/过程]借助多元话语分析理论工具,分别从政府、社会和学界话语切入,剖析信息贫困的话语建构策略、话语系统,梳理信息贫困话语建构的多元性特征,分析话语间的相容及差异。[结果/结论]政府、社会、学界分别为外部结构性、可及性、联结性减贫话语,其中政府话语侧重宏观层面,而社会和学界话语在其基础上更深入微观层面。过于强调宏观的外部结构性因素,或过于强调微观的个体素养建设,都不利于话语性实践的转换。呼吁多元话语的对话与融合,且在不同情境下倡导由不同话语体系主导的多元话语融合减贫模式。
  • 论文
    张敏,王玥
    2022, 45(10):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受控非秘信息”和“重要数据”分别是中美两国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的重要抓手。[方法/过程]从分析美国“受控非秘信息”协同治理相关立法的背景及动因入手,研判了其在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规则、治理目标的特色与经验,对我国重要数据立法完善提出有益建议。[结果/结论]在探寻美国经验在中国情境“可适用性”基础上,提出我国重要数据协同治理应围绕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规则及治理目标进行立法完善。
  • 论文
    赵丽梅
    2022, 45(10):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为维持科学数据共享的可持续向善,在推崇科学数据共享积极向度的同时,需要系统研判与分析科学数据共享存续危机,并思考相应的治理策略,以维护科学数据共享存续的整体生态建设。[方法/过程]文章从微观与宏观两个维度剖析科学数据共享存续危机的产生原因:①个体理性引发集体非理性所导致的存续危机;②数据共享关系异化导致的信任危机;③数据权限派系之争妨碍公共利益实现危机;④社会资本不平等弱化共享管理公平危机。基于集体理性向度从合作治理、普遍信任重建、合作共益体系创设以及自组织过程机制等维度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结果/结论]科学数据共享通过促进科学数据的流动和重用,不仅可以降低科学数据稀缺态势和重复生产开发成本,而且可以规避数据谬误等所造成的科学研究失败风险。思考科学数据共享存续危机及治理策略,是谋求科技资源集体智慧、创建以数据为主要驱动因素的新型科学共同体的战略举措。
  • 论文
    周颖玉1,柯平2,刘海鸥1,2,3
    2022, 45(10): 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算法推荐凭借其高效精准的个性化配置方式逐渐成为信息负载时代应对内容超载危机、实现内容市场供需适配的必然选择,对算法推荐伦理失范动因以及人机共处方式进行追问与探讨有助于防范和纾解算法伦理失范风险,减少技术逻辑与社会伦理的碰撞。[方法/过程]基于对算法推荐伦理失范风险的分析,结合隐私观念、科学技术、财富关联与法律机制对伦理失范问题出现的动因进行审视与追问,从伦理、法律、技术与文化4个维度探讨人机的相处模式与关系走向。[结果/结论]正视智能算法技术的两面性,通过人本价值观与技术规范性对算法推荐技术的发展进行双重引导与规制,提倡人机共生,建构人机和谐生态,实现算法工具理性与人类价值理性之间的平衡,以及推送效率与公共责任之间的良性互动。
  • 论文
    钱瑛1,2,3,徐绪堪1,3,朱昌平2,4,王鲲2
    2022, 45(10): 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大数据环境对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数据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已有的评价体系缺乏针对性,因此构建面向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的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体系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方法/过程]在分析国内外数据素养研究现状基础上,围绕我国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数据素养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按照“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从数据意识、数据知识、数据能力和数据伦理4个层面构建我国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的数据素养能力评价体系,形成以制定评价目标、选取评价指标、实施评价过程和反馈与改进的闭环。[结果/结论]最终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学生、教师、管理部门三个群体分别给出应用建议,为有效提升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的数据素养提供科学依据。
  • 论文
    高健航1,张溶肪1,高继平2,师丽娟1
    2022, 45(10):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睡美人”文献是基于引文轨迹揭示科学知识扩散的一种特殊现象,文章以专利引用为切入点,基于引用时滞视角,探索睡美人文献不同被引阶段呈现的基本特征。[方法/过程]组合使用Bcp指数和四分位法,识别“NGEW”“JACS”“ANALCHEM”和“JOC”四种化学期刊高被引文献中的睡美人文献并建立研究样本集。基于Lens专利与论文引用检索平台获取样本文献的专利引文,分析专利引用时滞对其知识扩散影响。[结果/结论]睡美人文献被专利引用时间越来越早,专利对睡美人文献的引用可有效提升“睡美人”唤醒速度;睡美人文献的技术属性若未优先得到关注,其技术潜力将很快出现下降;与无技术属性的睡美人文献相比,兼具科学与技术属性的睡美人文献在科学层面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专利引用在其他研究领域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 论文
    孙东亮1,姚伟2,周鹏2,潘丽云2
    2022, 45(10): 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面对知识需求的多元衍生,以知识需求为核心的多媒体知识共享平台使得更多用户参与到知识创造、交流和共享中来。在知识交流互动过程中,不同知识发生强有力的碰撞,触发价值共创机制,深入探讨知识需求者之间进行价值共创的多维关系,剖析知识需求者价值共创动因和方向,进一步引导知识需求者价值共创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为了探究在问答社区的知识需求者如何进行价值共创,选取知乎话题中“华为”“5G”两个话题及成员评论作为研究数据,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内容维度深入挖掘参与话题的知识需求者的价值共创行为。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知识需求者的话题热度发展模式;利用Ucinet分析知识需求者之间的交互价值;利用NVivo进行编码,构建社交化多媒体知识需求者价值共创模型。[结果/结论]价值共创机制包括在个人和群体之间为互利而实施的知识推拉机制;通过虚拟社区将知识进行“数字克隆”,形成“知识孪生”,推动价值共创;网络社区中的认知结构推动价值共创的更迭,社会结构为开展价值共创提供了原动力和主动性。
  • 论文
    杨思洛1,2,莫莹莹1,2,程濛1,2
    2022, 45(10): 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国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从危机管理角度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进行分析,有利于揭示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管理的政策特点与不足,并提出政策建议,完善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体系,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方法/过程]以我国国家层面的434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文件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基于危机管理阶段和疫情防控主体两个维度,进行政策编码与内容分析。[结果/结论]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综合考虑了危机管理的各个阶段,但各阶段及其内部措施的协调性有待增强;注重调动各类主体参与疫情防控的积极性,但对各类主体的引导与规范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提出优化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 论文
    雷雨1,2,张桂蓉1,2,王秉3,廖秀萍3
    2022, 45(10): 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应急情报协同失灵已成为制约应急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为避免应急情报协同失灵,解释预警与响应的情报协同失灵问题,构建应急情报协同失灵模型。[方法/过程]基于安全情报系统理论框架和安全信息通用认知模型,以风险链、应急情报链与应急管理行为链为线索,厘清应急情报协同失灵的主客体、原因和模式,构建应急情报协同失灵模型。并通过“7·20”特大暴雨灾害郑州京广快速路北隧道亡人事件检验所构建的模型。[结果/结论]应急情报协同失灵包括突发事件系统—应急情报系统、应急情报系统—应急情报系统、应急情报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4种模式以及失灵触发机制、失真传导机制、动态调节机制和响应失效机制4种机制,可从突发事件系统、协同渠道、应急情报系统、应急管理系统等多方面化解应急情报协同失灵、提高应急管理效能。
  • 论文
    袁莉,李姗蔓,赵婧
    2022, 45(10): 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政府数据开放(OGD)动态能力识别与培育是准确把握OGD变革创新着力点,提升政府数据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研究筛选出7个代表性省级(域)地方政府的OGD政策文本72份,并对其进行扎根理论编码,通过内容分析法对OGD动态能力进行挖掘和提炼。[结果/结论]识别出OGD的6种动态能力,即环境感知能力、交互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变革更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与创新应用能力,并构建OGD动态能力作用模型。研究发现,不同发展侧重点下地方政府应关注的动态能力具有不同的特征表现,并由此提出OGD动态能力培育的对策建议。
  • 论文
    巩永强1,2,3,王超4,王锐3,许海云4,方曙1
    2022, 45(10): 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基于专利对创新链多个环节和主体的作用和影响对核心专利进行识别,消除了仅依据专利数据在单一维度开展相关研究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识别结果对于学科和产业发展具备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方法/过程]在创新链的理论框架下,基于专利对领域内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应用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构建专利影响力模型,依据专利被相同领域论文、专利的引用行为和与同领域产品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复杂网络,通过关键节点的筛选识别技术领域中的核心专利。[结果/结论]复杂网络可以反映专利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应用的功效和作用,基于网络特征可识别出在创新链中具备较高影响力的核心专利。
  • 论文
    王雪原,孙美霞
    2022, 45(10): 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新兴机会的精准识别已成为数字化时代探索前沿性技术与市场并实现价值转化的关键,但是当前缺乏不同创新情境下新兴机会识别研究,且识别过程受主观因素影响,因此提出“空白点识别—新兴机会集甄选—多维评测”三阶段新兴机会识别框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过程]首先,基于生成式拓朴映射(GTM)实现技术专利与技术需求地图可视化与空白点的客观释义。其次,依据技术寄生理论与机会互惠思想,明晰桥接的起点与朝向,并以此划分创新情境,利用SimRank算法遴选其对应新兴机会集。最后,设计多维评测指标体系并利用投影寻踪测算维度权重,以有效识别不同创新情境主导维度。[结果/结论]以碳纤维领域为研究对象,证实了新兴机会识别框架与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明确不同创新情境主导维度,科学识别不同创新情境下碳纤维领域的新兴机会及其开发优先序。
  • 论文
    吴可凡1,王伟1,张世玉2,车宏鑫1,蔡林1,陈祥1
    2022, 45(10): 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在颠覆性技术识别中引入技术不连续性理论,探索技术不连续性视角下颠覆性技术的客观识别方法,能够丰富和拓展颠覆性技术的识别方法研究,也有助于把握科技创新规律,为科技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过程]首先,利用专利引文网络和遗传后向—前向路径方法确定主路径对技术演化进行追踪。其次,根据引用结构与路径汇聚情况计算指标,评估技术不连续性,筛选出具有高技术不连续性的专利。最后,结合所得专利的内容信息和技术领域的现状,识别与验证颠覆性技术。[结果/结论]以手术机器人作为实证领域,使用所构建的方法成功识别了领域中已产生颠覆性效应的技术,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论文
    陈祥,冯佳,穆晓敏,王桐,车宏鑫,吴可凡,王伟
    2022, 45(10): 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分析核心专利的特点与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尝试以技术知识扩散理论解释并构建领域核心专利识别模型,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完善专利价值评价与核心专利识别的方法。[方法/过程]以技术发展规律为基础,构建专利进化模型,并以此构建专利技术知识扩散视角下领域核心专利识别模型,选取疫苗制备技术领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依据模型识别出的专利既包含了大量的高被引专利,也包含了虽然直接被引频词不高但却具备基础性质的部分重要专利,核心专利的分布存在“双峰”分布特点。实验证明从技术知识扩散视角构建的领域核心专利识别模型是可行且有效的。[局限]外部因素对技术发展的影响以及更长引证链中专利技术知识前后的一致性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 论文
    侯雪林1,应峻1,宋士杰2
    2022, 45(10): 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作为大数据时代和读图时代催生的新兴素养,数据可视化素养日益受到重视。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响应国家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的号召,文章探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数据可视化素养培育的具体途径。[方法/过程]首先,从数据、可视化、素养三个核心概念组成部分界定了数据可视化素养的概念内涵,从过程及目标两个维度解读了数据可视化素养的外延要素。其次,通过选取国外10所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以二手数据结合内容分析的方法总结提炼了国外高校图书馆数据可视化素养培育项目的特点。[结果/结论]基于上述研究,围绕培育基础、培育内容、培育方式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数据可视化素养培育的实现路径,包括完善数据可视化资源体系建设、提供多层次培育内容、采用多元化培育方式三个方面。
  • 论文
    张薷1,2,孟坛魁1,史红娟1
    2022, 45(10): 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以用户为中心,将图书馆服务和支持嵌入课程教学、科学研究以及个人学习的全流程建设与管理中,通过多源数据融合、用户参与资源共建、全媒体资源一体化检索、专题资源整合以及个性化资源组织与管理等方式,推动构建面向用户需求驱动的图书馆资源组织与服务新模式。[方法/过程]利用深度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获取一线教师用户图书馆使用需求及使用现状,在需求驱动视角下提出图书馆云书房平台内容设计框架和关键数据基础框架。[结果/结论]构建了面向不同层次用户需求的图书馆云书房平台,主要包括主题云书房和个人云书房,通过推动资源数据化、构建面向用户不同层次需求的系统性资源、推动教师参与图书馆资源建设、优化基于知识单元的资源组织以及实现面向用户的细粒度资源服务等方式,从资源组织、资源整合、资源发现等方面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效果。
  • 论文
    牛丽慧1,2,欧石燕1
    2022, 45(10): 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科研人员在写作和阅读科学论文时分别扮演着作者与读者两类不同角色,对科学论文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语义解构。目前的出版平台主要是从作者写作角度呈现科学论文内容,缺乏适应读者阅读的科学论文内容呈现模式。[方法/过程]为了弥补这一研究空白,文章提出了基于论证结构的科学论文内容呈现模式。首先从读者阅读角度,在图尔敏论证模型基础上构建了科学论文通用论证结构模型;然后以化学领域的科学论文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该模型的学科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并基于该模型设计了基于论证结构的科学论文内容呈现模式;为了评估该呈现模式的可用性,将其与目前新兴的面向语义出版的RichHTML论文内容呈现模式进行了用户对比测评。[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与RichHTML呈现模式相比,基于论证结构的呈现模式显著降低了读者获取科学论文主旨大意的阅读时间,提高了获取主旨大意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用户满意度。
  • 论文
    祁凯,李昕
    2022, 45(10): 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政务短视频作为传播政务信息的一种新方式,逐渐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政务短视频评论区也成为网民发表言论的集散地,若不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极易引发舆情危机。探究短视频中网民情绪的感染路径,可为政府进行短视频舆论导控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提供思路。[方法/过程]在传统SEIR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网民的情绪倾向,将潜在网民情绪传播者分为积极情绪潜在传播者、消极情绪潜在传播者和中立情绪潜在传播者,基于此构建研究网民情绪感染路径的S3EIR模型,并利用Python爬取抖音南京毛老太隐瞒行程被刑拘事件的短视频评论进行数据处理和仿真试验,验证模型适用性并揭示网民情绪感染的具体路径。[结果/结论]政务短视频文案和评论区文案的情感倾向性会对网民情绪产生重要影响,进而改变传播路径。
  • 论文
    是沁1,李阳2,裴雷2,韩旭2
    2022, 45(10): 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针对专题数据库文本资源主题相近、语义相似度高、知识聚敛度高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预训练模型与Blending集成学习策略的专题数据库文本分类模型。[方法/过程]选择BERT、ERNIE、RoBERTa、ALBERT、XLNet预训练模型提取专题文本的多层次特征,基于Blending集成学习方法组合预训练模型,爬取“新华丝路”专题数据库相关文本资源对集成学习模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与单模型、传统集成学习方法相比,在专题数据库服务场景下,基于Blending集成学习的文本分类模型具有较高的分类性能。
  • 论文
    马鑫1,2,王芳1,2,段刚龙3
    2022, 45(10): 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随着电商平台商家入驻要求降低以及商品上线审核流程简化,内容安全风险问题成为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伦理审查的核心问题之一。[方法/过程]文章将内容安全风险问题纳入用户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优化过程,提出一种改进的推荐算法。首先,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内容安全风险商品的定义、外在表现形式、特点、分类和风险程度进行了界定;其次,利用图像增强和关键词提取技术构建识别内容安全风险商品的多模态特征库,用于训练不同模态深度学习识别模型;再次,利用深度学习、多模态融合和均值聚类等技术对经典CFR算法进行改进,提出面向电商内容安全风险管控的CSCFR算法;最后,基于3个新数据集设计并实施对照实验,证明该算法在内容安全风险、精度、召回率和稳定性上的优越性。[结果/结论]与最新推荐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不仅显著提升了内容安全性,而且在精度等性能指标上也略有提升。
  • 论文
    余厚强1,傅坦1,张啸鸣2,宋昊阳1
    2022, 45(10): 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究脸书平台和推特平台提及学术论文的内在关联,为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来源的替代计量指标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图书情报学论文为研究对象,获取Altmetric数据库中脸书和推特提及数据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论文题录数据并进行匹配,采用主题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从关注主题、提及动机、跨平台传播3个方面开展比较分析。[结果/结论]脸书提及与推特提及关注主题结构相似但涉及范围与关注侧重差异大;提及动机分布相似但侧重不同,最主要动机均为传播,但脸书重营销、更官方化,推特重讨论、更私人化;跨平台传播关联密切,有相同用户且传播主体均为学术论文所属机构和作者,但存在用户重视程度与使用偏好差异。[局限]用户身份未实现自动化识别,实证分析限于单一领域。
  • 论文
    王婉茹1,2,叶鹰2,3
    2022, 45(10): 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当网络构建逐渐由单层、同构网络延伸至多层、异构网络,现实复杂系统中多属性的实体及其之间多类型的交互关系得到揭示和体现。文章旨在梳理多层和异构信息网络的理论方法研究及其在情报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过程]在概述多层网络和异构网络研究的理论方法基础上,指出多层和异构信息网络在情报学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场景,并讨论二者研究异同及其在情报学应用中的重点。[结果/结论]多层网络研究侧重表达数学和物理理论方法,有望为情报学研究进一步发现普适性规律提供理论支撑;异构信息网络研究侧重网络挖掘方法,有助于扩展和丰富情报分析研究中的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 论文
    2022, 45(10): 2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