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3年, 第46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3-11-20
      

  • 全选
    |
  • 赖茂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探讨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给出了它的学科定义,分析了它的学科性质,从不同视角(学界、企业和政府等)调研了其学科内涵和研究对象的历史演变情况,包括学科发展早期、中期和近期的研究主题或培训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学科发展趋势和环境,提出了确定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对象和内容范围的6条原则和知识体系框架。

  • 张慧玲, 许海云, 王超, 陈亮, 李姝影, 杨俊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科技情报早期弱信号隐蔽性与不确定性较强,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的情报感知成为探究未来科技不确定程度与影响力程度的重要方式。文章尝试提出弱信号环境下科技情报感知方法框架,推进科技情报前瞻识别与预测。[方法/过程]首先,归纳、辨析情报感知的相关概念、感知阶段及其特征。然后,基于情报感知过程视角,针对已有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不同阶段的情报感知识别方法及其优势与不足,总结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提出“弱信号识别—意义建构—预测与响应”闭环迭代的早期情报感知框架。框架结合了理论与应用,包含3个层级,每个层级包括相应的任务以及开展每个任务对应的方法。此外,提出弱信号环境下早期情报感知“沙漏模型”,用于对弱信号进行多级筛选与甄别。文章提出的弱信号环境下科技情报感知方法框架可以为早期科技情报感知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综合参考。

  • 贾诗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算法意识差异成为数字鸿沟的新形式,目前缺少对我国网络用户算法意识的有效测量工具。文章尝试构建中文情境下的算法意识量表,为后续检测用户算法意识提供有效可靠的测量工具。[方法/过程]以现有研究为基础,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探索性因子分析等过程,构建面向我国网络用户的算法意识量表。[结果/结论]最终量表包括算法存在意识、算法功能意识、算法伦理意识和算法风险意识4个维度,共12个题项。对算法意识量表的适用性进行探讨,发现该量表能够反映个体差异对算法意识的影响以及不同算法意识维度在不同个体因素间差异情况,验证了算法意识差异是一种新的数字鸿沟,为有效测量用户算法意识提供方法论支持。

  • 储节旺, 罗怡帆, 莫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知识转移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活动之一,涉及多类要素,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转移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维护系统的健康发展,提升企业创新活力。[方法/过程]利用单案例研究法,以科大讯飞为例,对以科大讯飞为核心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建构和知识转移机制进行分析,识别系统内的行动者;结合行动者网络理论,阐述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转移行动者网络的形成过程。[结果/结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知识转移中人类的行动者和非人的行动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其形成过程经历了资源整合、技术联盟和生态系统构建3个阶段。[局限]研究的核心企业为互联网企业,对其他类型企业的适用性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

  • 张泰瑞, 李月琳, 孙劲松, 肖瑜洁, 张芝境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了解公众对突发事件信息公开过程的认知与体验,揭示公众对突发事件信息公开过程质量的评价维度、模式和期望。[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收集了96位受访者对于突发事件信息公开过程的质量评价,并通过质性编码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公众主要通过对比评价、代入评价和直观评价的方式对公开机制、平台建设、传播过程、表达形式和权利体现5个维度展开评价,并提出了对信息公开过程质量提升的期望。研究结果有助于政府了解公众的现实需求,以高效地提升信息公开质量和赋能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杨宁, 黄飞虎, 张志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将网络节点影响力和传播力引入科学数据研究,对于实现核心数据资源的精准发现、加速数据的传播和重用、有效提升数据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构建全球性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科学数据集共被引网络,对网络的个体节点影响力和传播力进行分析;找到k个最具影响力的节点集合,并利用独立级联(IC)模型对传播效果进行模拟验证。[结果/结论]在不同网络规模情况下,度中心性和结构洞指标可以取得最大化传播效果。不同类型的GEO数据集在网络结构中占据不同位置,根据数据集特点进行合理使用和引用,可以加速数据集的传播和扩散。[局限]只侧重于网络结构特征的研究,未来需要结合数据集的元数据信息,进一步增强研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刘妍, 陈天雨, 陈烨, 张斌, 裴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互联网平台行业呈现数据高度集中的市场态势,危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场的有序竞争及舆论的自由发展。探究互联网平台数据垄断主要表现及治理路径能为推动数据垄断治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采用文献调研法厘清互联网平台特征与垄断的逻辑联结,基于国外实践案例对数据垄断行为进行分类阐述及归纳抽象。[结果/结论]互联网平台的特征是垄断形成的重要内因。基于数据垄断的行为类型及运行机理,其行为表现可抽象为数据要素垄断、算法技术垄断及用户流量垄断,最后,针对前述表现提出“促进平台数据流通共享;强化用户对平台算法的信任;事前监测不公平竞争行为,事后实施行为性救济”的多维治理路径。

  • 黄怡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索构建新时期结构化、专业化、系统化、特色化的产业技术情报服务体系,为深化我国产业情报体系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梳理新时期我国产业创新环境特征,剖析产业技术情报服务目标需求的新特点,构建产业技术情报服务细分模块理论架构,从供给要素着手提出新时期服务体系建设策略。[结果/结论]围绕技术、市场、产业、环境四大细分模块,研究构建各模块的基础服务层与新时期应变层的具体内涵与核心要素,并提出需求引领强化服务体系顶层设计、构建细分“专精特”情报决策服务模式、联合建立多元协同攻关机制、思维突破探索创新方法的产业技术情报服务体系建设建议。

  • 吴集, 刘书雷, 杨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针对传统国防科技发展态势分析定性为主的不足,提出一种综合经典结构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文本计量的国防科技战略情报分析方法。[方法/过程]首先,综述国防科技战略情报分析方法研究;其次,采用PEST“钻石”结构化模型分析主要国家国防科技战略政策调整动因;再次,解构主要国家国防科技战略政策文本,并运用NLP文本计量发掘国防科技发展重点热点;最后,结合定性定量研判辨析国防科技发展基本态势。[结果/结论]对20182022年主要国家发布的50个国防科技战略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对主要国家国防科技发展策略、高新科技领域重点进行研判。结果表明,文章构建的方法框架能够为认识和研判国防科技战略情报动向提供新的视角。

  • 杨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标/意义]通过构建中观层面的网络和社交媒体时代科学活动理论模型,探索科学活动视角下的Altmetrics的主题演化特征。[方法/过程]使用解释性内容分析法对Altmetrics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进行聚类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以了解Altmetrics研究主题的演变规律,并进一步比较国内外Altmetrics研究的差异。[结果/结论]时间序列分析揭示了Altmetrics研究的细分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科学活动理论框架有助于描述Altmetrics数据和指标背后的社会现象和行为机制。这一框架能更好地体现科学界的“以人为本”的本质和趋势,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弥补Altmetrics作为定量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探索网络和社交媒体时代科学计量学的社会学转向。

  • 汤珊红, 李晓松, 赵柯然, 耿国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发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防科技情报领域应用的潜在价值,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国防科技情报工作转型的方法对策。[方法/过程]从国防科技情报领域的核心关切出发,结合主流大语言模型主体架构,从语料体系、预训练算法与模型、微调算法与模型三个层次归纳了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认识;立足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的本质特征,从情报收集、情报评估、情报分析、情报生成环节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国防科技情报工作领域的潜在应用;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给国防科技情报工作带来的反情报工作风险、循证能力问题、准确性、时效性、安全性等挑战,提出了有效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国防科技情报领域从业者应当积极融入新技术大潮,从受益者转变为贡献者。

  • 李辉, 陈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在百年未有变局、新科技革命叠加中美大博弈背景下,科技安全面临的考验和挑战前所未有。履职科技安全是地方科技情报机构特色彰显和业务拓展的关键路径。[方法/过程]以地方科技情报机构履职科技安全的现实起点、指导原则和功能任务为逻辑主线,运用系统理论,构建以理念、思维、观念引领为根本,四维发力为核心的科技安全情报功能任务体系框架,提出主要内容。[结果/结论]科技安全是发挥科技情报履职作用的强关联领域,地方科技情报机构业务应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聚焦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安全、技术占先/突破的科研组织范式安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开展科技安全情报研究与服务。

  • 于凯, 刘任烨, 李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融合大变局背景下科技情报能力新需求与智能技术发展新特征,探索情报感知能力智能化发展路径。[方法/过程]深入研究主题建模、加权分类技术,实现从千万级开源情报数据中精准识别、追踪、监测特定主题领域的知识,同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技术,实现针对识别到的知识持续进行实体、关系抽取并自动化构建领域知识图谱,提供态势揭示、图谱探索、关系推理等知识感知能力。[结果/结论]依托系统构建的智能空战等主题领域知识库,实现了针对关注对象的持续自主扫描、监测、跟踪与实体、关系挖掘,形成了情报感知能力智能化发展路径。

  • 周林兴, 王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随着国家数据局组建议案的提出,公共数据正成为新兴关键生产要素,凸显基础与战略兼具的双重资源属性,其安全问题具有急迫性、不可回避性与现实危害性,应重视运用情报服务支持长期建设。[方法/过程]在分类清单验证并搜寻风险表现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调研对象提取、总结安全需求,确定情报服务周期流程,实现全局、中心与局部3种情报嵌入设计,建立服务指向,开发集成模型,在不同场景下推定模型功能。[结果/结论]模型迎合风险“螺旋式上升”的整体发展趋势,通过“解螺旋”洞察、捕获异常情报并纳入服务范畴削弱负面影响。模型体现出较强的生命力与可拓展性,能够用于常态化、突发事件及战略博弈等场景,提升公共数据开放安全水平。[局限]限于篇幅,尚未针对安全需求给予具体措施,期待日后从策划更合理的情报介入思路与服务方案出发提供更细致研究。

  • 翟婧, 胡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应急情报协同治理是一个实现应急情报从混乱到整齐,从无序到有序,总体向好发展为目标的动态、多维过程。[方法/过程]构建基于共生理论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情报协同治理框架,以共生能量的生成隐喻协同能量的生成,对共生要素与协同治理要素进行相互印证,将共生要素的困境与疫情防控过程中应急情报协同治理的困境进行类比性植入和全景扫描,并基于质参量兼容原理、能量生成原理、系统进化原理、界面选择原理提出打破应急情报交互壁垒的纾困路径。[结果/结论]针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情报协同治理的困境,提出基于共生要素的纾困路径:强化共生单元韧性,构建耦合联动的情报共同体;增拓共生环境容量,优化功能互补的协同治理工具箱;激发共生模式活力,打造双重共轭的情报保障链;优化共生界面选择,形塑多元平台和机制驱动的功能网。

  • 刘嘉宇, 李贺, 谷莹, 时倩如, 杨心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先前研究在识别有用性在线评论时假设数据集类是平衡的,但真实数据往往不符合这一假定。为克服这一局限,文章从真实情景出发提出了在不平衡数据集上识别在线评论的有用性,以提升在线评论的效用。[方法/过程]提出不平衡数据集上在线评论有用性识别模型,该模型包括在线评论有用性特征集构建、融合SMOTEBoosting的有用性识别算法以及识别效果评价等模块,并从真实数据集出发验证了模型的识别效果。[结果/结论]模型在解决类不平衡后准确识别在线评论有用性的综合性能超过89%,优于未解决类不平衡的分类识别算法,为在线评论有用性识别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 王华, 罗玲, 乔晶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评判有助于发现隐藏的社会危机,快速聚焦公众最关心的话题,了解民众需求,平息民怨。[方法/过程]结合实际数据,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网络舆情突发热点事件的风险指数,描述其风险态势,通过比较风险指数前后变化可明确舆论引导效果。[结果/结论]第一,改进了以往研究中DEMATEL-ANP两模型联用的弊端,更为科学地评价指标权重。第二,基于模糊评判的原理,用实际传播数据形成模糊集后再解模糊化,较为精准地得出网络舆情突发热点事件的风险指数。第三,提出的研究方法形成的风险态势符合舆情事件实际舆论演变过程,且比较前后风险指数可以分析舆论引导主体的引导策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 张彪, 董坤, 田常伟, 郭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从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视角科学识别关键核心技术,对把握产业发展重心,制定个性化发展策略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构建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分析框架,包含以下部分:第一,重点技术清单梳理,明确产业的技术构成;第二,技术主题识别,基于论文、专利识别创新链技术主题,基于企业信息识别产业链技术主题;第三,关键核心技术识别,针对创新链、产业链发展的不同特征构建关键核心技术评估指标;第四,关键核心技术归类,根据重点技术清单、创新链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的交叉关系,划分为优势型、待攻关型、待布局型、待转化型关键核心技术。[结果/结论]该分析框架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以系统全面地把握产业发展中各项技术定位,能够为产业技术情报分析提供分析工具。

  • 刘承林, 刘鲁川, 孙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电商直播间是多信息源交互的复杂信息环境,弹幕评论是其中重要的信息源。探究电商直播间弹幕信息质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路径,有助于理解弹幕信息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机制,促进平台和商家营销策略和服务的改善。[方法/过程]基于详尽可能性模型构建电商直播间弹幕信息质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路径模型。借助结构方程模型,通过643位电商直播用户的调查数据验证研究假设。[结果/结论]中心路径的弹幕内在信息质量和边缘路径的弹幕表征信息质量,能够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感知功利和感知归属进而影响其购买意愿。消费者的购物导向影响着消费者感知价值形成过程中对不同路径信息质量处理的详尽可能性。消费者购物导向和主播知名度在消费者感知功利和感知归属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 唐晓波, 朱婧, 杜鑫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科技成果的新颖性是科技成果价值的重要属性,测度专利新颖性有利于从众多专利中筛选出与以往技术存在显著差异的专利,对专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提取专利方案、功效、应用以及“方案—功效”“方案—应用”和“功效—应用”等知识元语义组合;计算各类知识元语义组合差异,包括语义差异、频次高低、年龄大小、IPC分类号差异;测度专利整体新颖性和知识元语义组合新颖性,并采用工业机器人领域发明专利数据进行实验。[结果/结论]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实现专利新颖性细粒度测度。研究成果丰富了专利新颖性测度方法,有助于对专利新颖性进行更客观、全面、及时、细粒度的审查与评价。

  • 尤薇佳, 孟芸竹, 杨跃翔, 王皖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域的标准文件数字化表示,以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方法/过程]基于“公共安全科技的三角形模型”构建本体模型;对标准中不同数据形式,利用机器学习和模板匹配等方法进行知识抽取,构建知识图谱;以森林火灾管理相关标准验证方法可行性,提出应用建议。[结果/结论]基于文章提出的方法,可实现标准的高水平数字化,利用知识图谱实现对突发事件标准中知识的跨标准协同查询,突发事件辅助决策,物资的规范建议等应用,并为其他领域的标准数字化提供参考,助力数字中国的建设。[创新/价值]提出了构建突发事件相关标准知识图谱的框架;基于公共安全科技的三角形模型构建了突发事件应对标准中的概念本体;应用新方法高效且低成本地进行知识抽取。

  • 盛小平, 欧阳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梳理国内外开放科学评价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VOSviewer软件,从开放数据、开放获取、公众科学、研究方法与模型、开源软件、开放教育资源、众包、开放科学主题8个方面综述国内外开放科学评价的研究进展。[结果/结论]国内外学者对上述8个方面的评价研究进行了广泛探索,且取得了明显进展。[局限]现有研究存在开放科学评价的研究领域广而散、研究方法与模型有待丰富、实践评价调查有待加强等问题。未来应加强开放科学评价的理论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和模型,加强开放科学实践测评,从而更好地促进开放科学实践发展。

  • 汪舒, 韩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标/意义]开放科学运动与实践推动科学信息交流模式变革,Altmetrics的诞生为科研评价体系带来新的机遇,梳理现有Altmetrics数据可用性研究可为新语境下科研评价与中文Altmetrics数据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查,在厘清Altmetrics数据价值与内涵基础上,从数据来源与搜集、指标内涵与价值、用户类型与动机、数据政策与机制、数据质量与特征5个维度探索Altmetrics数据的现存问题,总结当前Altmetrics数据可用性评价指标。[结果/结论]Altmetrics数据受到可信度、可解释性、语境适用性、数据质量、数值特征等方面影响。目前尚缺乏针对各类Altmetrics数据可用性的评价研究。

  • 李爱华, 徐以则, 迟钰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本体广泛应用于知识图谱、信息检索等众多领域,逐渐成为近年来一大研究热点。文章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本体构建及应用方面研究成果,以期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研究参考。[方法/过程]首先,从本体构建原则、表示语言和构建方法三个维度对本体构建基础研究进行梳理。其次,运用关键节点识别和社团挖掘算法对本体构建主题进行演化分析,并进一步结合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代表性文献梳理近年来本体构建研究热点。最后,结合前述分析总结本体研究主要应用领域,并对本体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结果/结论]结合本体研究现状,半自动化及自动化本体构建、本体融合等技术研究以及本体的应用有望成为未来研究热点。

  • 曾粤亮, 朱明怡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系统调查和剖析国外iSchools社群信息学(CI)课程设置现状与特点,旨在为我国相关院系课程优化与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结合网络调查和文献分析,在全面调查iSchools联盟院系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选取国外最具代表性的16所院校,从CI课程教学目标、授课对象与学位项目、课程属性、课程内容、教学方法5个方面进行剖析,并总结其特点。[结果/结论] 16所院校共开设26CI相关课程,呈现以下特点:技术与人文融合,关注社会发展问题;“虚”与“实”共存,教学内容侧重点不同;“教”与“研”相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远”与“近”兼备,国际化与本土化视角鲜明。这些特点可以为我国社群信息学的课程优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