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3年, 第46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3-12-30
      

  • 全选
    |
  • 王卓昊, 曾文, 李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目前情报在军事、科技、经济等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但情报产品生产的环境和需求已发生巨大变化,产业情报服务的平台建设也随之有了新的建设方向和需求,智能技术的加持和情报服务的智能化成为必然。[方法/过程]文章在分析现有产业情报研究及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产业智能情报服务平台建设研究这一议题,以解析产业智能情报服务平台建设的意义,提出平台建设的思路和核心内容,构建相关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结果/结论]该研究为下一步开展产业智能情报服务平台的研发实践提供了研发基础。
  • 王卓昊, 曾文, 李芳, 孙铭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产业数据资源贯穿现代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过程,是产业情报赋能的基础要素和条件。新形势下的产业数据资源建设对于支撑产业情报分析和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产业数据资源建设是当前产业情报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方法/过程]文章针对新形势下产业数据资源建设问题,重点对产业数据的概念及分类,新形势下产业数据呈现的新特点及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结论]结合已有数据资源建设的研究现状、产业情报发展的时代需求,指出情报机构开展产业数据资源建设的方向和建设要点。
  • 张昱, 曾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情报分析方法是有效开展产业技术情报服务的基础,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势必会推动产业情报分析方法的创新。探析面向产业技术创新的情报分析问题及方法,以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法/过程]梳理目前产业技术创新、产业情报研究现状,解析面向产业技术创新的智能型情报分析方法内涵,提出新形势下服务于产业技术创新的情报分析新思维。[结果/结论]针对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关键内容——创新性产业技术的识别和评估问题,设计创新性产业技术识别和评估的技术体系框架,总结各种识别和评估方法的研究特点,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展望和建议。

  • 夏思洋, 朱学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使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受到了严峻考验。利用5G网络的高并发、低延迟特性和边缘计算的分布式处理能力,能够有效缓解生成式AI对图书馆智慧服务产生的压力。[方法/过程]文章构建了5G环境下的云—边—端协同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架构,并利用DPH动态资源调度算法探究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响应能力。[结果/结论]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边缘计算的图书馆智慧服务响应模型相较于贪婪算法,其时延与能耗性能表现更为优异,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王玉梅, 朱学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构建5G环境下智慧知识服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为机构评价其服务管理能力提供科学依据与量化测评工具,实现服务管理能力提升。[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研初步拟定管理能力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筛选指标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最终构建了基于过程管理维的5个一级指标及3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基于成熟度模型理论构建了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对智慧知识全过程服务的管理能力对标定级;最后,通过模型应用探析检验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并提出基于全过程服务的管理实践能力优化策略。[结果/结论]模型能够较好地测评知识机构的服务管理能力水平,为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及质量增值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智慧知识服务;服务质量;服务管理能力;能力成熟度模型
  • 俞立平, 梁艳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客观多属性学术评价方法应用较为广泛,但存在三大悖论,即方法创新悖论、方法选择悖论、方法应用悖论,本质上是其误差所致。[方法/过程]文章在对客观评价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其误差类型,在此基础上,对误差的产生机制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结果/结论]完全客观多属性学术评价方法是不存在的;客观多属性学术评价方法的误差主要是系统误差来自多个环节,包括指标选取、权重赋值、方法应用、结果处理等;应从多环节多视角解决客观多属性学术评价的误差问题;慎用最新的客观评价方法。文章提供了一套客观多属性学术评价误差的检查范式,有利于提高评价质量。
    关键词:客观评价;多属性评价;学术评价;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 孙华伟, 王克平, 许明珠, 周婧怡, 刘晓靓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战略情报评估是支撑国家层面战略决策的坚实保障,探究战略情报评估体系优化路径对于高效高质开展情报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梳理战略情报评估的内涵,总结复杂环境下战略情报评估的新要求,对战略情报评估体系的要素组成进行分析,在智库双螺旋法指导下构建战略情报评估体系,并提出相应保障措施。[结果/结论]基于智库双螺旋法提出的战略情报体系能够有效应对复杂环境带来的桎梏,适时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问题,助力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 莫祖英, 刘欢, 闵世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构建新学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梳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现状,立足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背景与发展趋势,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与南乌拉尔国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合作办学项目,围绕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与评估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了新学科背景下信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体系。[结果/结论]学科更名背景下,信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将推动信息管理的资源化发展、信息分析的智能化发展、数据管理与治理发展,进一步促进本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局限]调研分析仅以信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为例,缺少研究生、专科项目的相关数据。未来研究可通过进一步扩充调研范围,全面把握本学科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状况。
  • 李佳轩, 储节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针对我国社会信用数据治理的管理和应用呈现割裂化、多元化以及效能低等问题,以数据要素的治理经验为基础提出使用标准化的信用数据作为信用治理的新客体,并归纳出信用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重塑信用治理的架构与运行逻辑。[方法/过程]指出我国信用治理的现状与困境,结合数据要素的治理经验与流转逻辑,提出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重塑信用治理的框架与运行逻辑,并重点论述机制与制度如何推动信用治理的数字化转型。[结果/结论]在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的支持下,能够形成以信用数据为流转核心的新型信任治理机制,以此为我国实现数字政府,实现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路径选择。
  • 毛英豪, 孙振嘉, 黄新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随着历史档案、解密文献等馆藏资源逐步开放,探索开放馆藏资源的故事化方法,对促进馆藏资源的知识发现、知识服务及推动数字人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梳理归纳开放馆藏资源故事化的概念及目标,分析开放馆藏资源故事的组织范式及呈现设计,在此基础上构建开放馆藏资源故事化流程,并以公开的北洋政府时期国会馆藏资源为例进行实证。[结果/结论]面向开放馆藏资源的故事化流程是合理可用的,故事化过程及方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馆藏资源的使用门槛,为开放馆藏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全新的故事化应用模式。
  • 李文文, 吕海若, 王诗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环境下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特征更加复杂,因此仅从其特征识别视角开展虚假信息治理的难度较大。聚焦用户视角探索大学生虚假信息甄别行为,可以为激励用户参与网络空间治理提供帮助。[方法/过程]综合采用小规模实验、自我报告与扎根理论探索大学生对社交媒体虚假信息的甄别过程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大学生受兴趣爱好、社会责任等内外部因素驱动而产生多维信息评价、原始信息溯源、多源交叉验证等甄别行为活动,同时甄别过程也伴随着内在情感与认知的动态演化。
  • 卢新元, 张进澳, 雷晓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智能创作时代,探索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对进一步优化、发展与普及人工智能信息服务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话式搜索引擎的产品试用实验,对被试用户的访谈数据进行扎根分析,以构建对话式搜索引擎的用户信息行为模型。[结果/结论]用户信息行为包括信息查寻、信息选择和信息利用三个阶段。其中,信息查寻过程中用户的使用态度受技术特征影响,经由人机交互感知与技术需求匹配双重作用形成;信息选择过程中人智对比和知智对比是进行信息评估、影响用户决策的关键;同时信息利用过程中对话式搜索引擎的技术特征也会影响用户对服务失败的归因与使用体验。
  • 郑荣, 雷亚欣, 吴柯莹, 张典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在“互联网+医疗”和“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探索性构建面向公众的、多源数据驱动的个人健康信息微服务模式,将有助于实现公众多来源、多类型、分散存储的个人健康信息的自我管理与全流程健康信息的集成服务。[方法/过程]在分析梳理个人健康信息服务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基于微服务技术架构,对多源数据驱动的个人健康信息微服务模式从构建思路、构成要素、技术架构、总体框架和服务价值5个方面进行阐释,并以江苏省人民医院为例对所提出的微服务模式进行实用性验证。[结果/结论]提出了一种面向公众的个人健康信息微服务模式,在向个人提供健康信息自我管理类服务的同时,围绕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服务需求进行全流程健康信息服务,助力个人健康信息服务目标的有效实现。
  • 陆泉, 彭雪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在健康中国和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慢性病预防知识服务成为人智协同的关键场景,探索人智协同对慢性病预防知识采纳效率和效果的影响,有助于理解人智之间的知识交换,提高慢性病预防知识服务效能。[方法/过程]开展自由搜索与人智协同两种方式下慢性病预防知识采纳的对照实验,利用非参数检验分析人智协同对慢性病预防知识采纳效率与效果的影响。[结果/结论]相较于用户熟悉的自由搜索,人智协同对慢性病预防知识采纳的主观效率与主观效果没有显著影响,虽提高了客观效率但降低了客观效果,但二者都具有知识采纳的长期效果。因此,人智协同具有广阔的慢性病预防知识服务应用前景,但仍需加强该场景下的人智协同模式与策略研究。
  • 翟羽佳, 赵雅洁, 过南杉, 张赫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信任是维持科学家相互合作的关键因素,并会使科学家之间产生知识传递,使知识由个人所有传递为多人共有。对信任机制导向的科学知识传递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科研合作者信任关系的维护,还能加速促进知识传递,从而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方法/过程]首先,利用美国物理学会数据集(APS)对科研合作者的信任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合作者之间的信任分布规律;然后,将科研合作者间的知识传递划分为隐性知识传递与显性知识传递,梳理合作网络中知识传递的路径;最后,利用回归分析对合作者之间信任程度对知识传递量的作用效应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科研合作者之间的信任与知识传递有着明显的时序共振规律;产生隐性传递的合作团队的信任程度比产生显性传递的合作团队的信任程度更低;显性传递与信任程度的相关性更高,但依赖性更低。基于此研究结果,将科研合作信任情感研究扩展到信任行为,并通过量化科研合作者之间的信任程度,减少在合作横截面中测量静态信任的局限性。
  • 李秀霞, 邵作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学科领域的离群主题词可为创新机会发现提供新颖、稀缺的信息,离群主题词跨学科组合能催生新的知识,产生突破性学术创新机会。[方法/过程]以情报学和政治学为例,利用LDA提取不同学科文献的主题,以概率分布低的主题词为数据对象,利用Word2Vec和PCA技术将题名和摘要中包含文本语义的主题词表示为低维稠密向量,根据主题词在二维空间的分布发现学科内的离群主题词;利用余弦相似度计算不同学科离群主题词之间的语义相似度,将相似度高的不同学科的离群主题词组合视为具有创新潜能的组合。根据设计的需求度指标进一步筛选离群主题词组合,最终确定未来具有研究潜力的学术创新机会。[结果/结论]将主题提取与语义分析相结合,充分考虑了离群主题词的价值和语义环境;将离群主题词跨学科组合的语义相似度与需求度结合,能够兼顾学术创新的新颖性和有用性特征。研究表明,此研究方法能够有效发现学术创新机会,为科研指导、知识服务提供可靠参考。
  • 汪俊杰, 叶凤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究移动社交媒体错失焦虑症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为缓解和调节用户移动社交媒体错失焦虑症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引入信息生态理论,基于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编码,构建信息生态视角下移动社交媒体错失焦虑症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探究多维因素的线性关系和组态效应。[结果/结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生活满意度、信息过载、感知易用性以及网络社会支持、描述性社会规范均显著影响错失焦虑症,而基本心理需求和隐私泄露风险对错失焦虑症的影响不显著;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用户会受个体自身、信息范畴、技术范畴、环境范畴等多种因素组态效应的共同影响,进而产生错失焦虑症。
  • 崔圣楠, 许正良, 王海燕, 赵梓翔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揭示企业虚拟品牌社区初访用户注册后早期阶段里的信息行为规律性,为企业社区针对注册后早期用户实施精准的信息服务策略提供实践指导。[方法/过程]采用火车采集器及调查问卷获取数据,运用kshape聚类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构建初访用户信息行为模式,使用BTM模型对各模式中用户基础信息行为特征进行挖掘,以此为基础针对性地制定策略建议。[结果/结论]得到三种初访用户信息行为模式,三种模式下用户浏览、发布等基础信息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皆有所差异,企业社区应根据这一时期用户信息行为模式、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特性做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应对。
  • 周洪, 魏凤, 王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多技术融合已成为当前科技创新的重要特征,开展多元技术融合过程和预测研究,识别技术融合的趋势和规律,有助于支撑国家战略决策、企业研发策略制定。[方法/过程]提出一种基于高阶网络的技术融合预测方法,通过三元技术融合过程分析和高阶链路预测,预测特定领域的多元技术融合。首先,以专利分类号为节点,采用单纯复形方法构建专利技术高阶网络;其次,结合边的形成和加强,分析三节点组的形态和三角形闭包事件的过程;最后,构建训练集和测试集,从12个模型中获得效果最佳的相似性指标,开展三元技术融合预测。[结果/结论]以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边的加强对于三角形闭包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成功预测了F16M、G06F、G06N等三节点组发生三元技术融合,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卢恒, 陈章杰, 周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知识图谱已经成为海量信息资源知识组织的新形态。将知识图谱应用于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生成内容知识组织中,对于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发现及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生成内容知识共聚框架。首先,运用Word2Vec词向量模型对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生成内容数据集进行词向量表示;其次,基于双向长短记忆神经网络模型与条件随机场识别出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生成内容中的命名实体,基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与注意力机制进行实体关系抽取;最后,借助Neo4j图数据库对知识共聚的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并采集丁香园心血管论坛的学术交流帖子,对提出的知识共聚框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基于知识图谱的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生成内容知识共聚方法能够有效序化重组虚拟学术社区知识资源,细粒度挖掘和揭示不同类型的知识单元和知识关联,有助于为虚拟学术社区智能知识服务提供语义理解和人工智能的基础。
  • 刘春江, 李姝影, 刘自强, 方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开展专利技术功效矩阵构建方法研究,旨在实现技术功效词的精准、多维度、自动化识别,形成通用的多维技术功效分析方法与工具,以提升一线科研人员和情报分析人员利用专利文献的效率。[方法/过程]提出面向多维技术功效分析的专利技术功效矩阵构建方法。基于BERTBiGRUCRF抽取技术功能和技术效果的三元组(SubjectActionObject,SAO);通过社区发现提取重要节点信息,按照技术维度分类架构设计清洗关联规则,自动优化技术词和功效词,并以网络形式揭示技术功效的潜在关联和生成技术功效矩阵,以便后续开展风险识别和技术解读等具体情报分析工作;利用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电极领域专利真实数据集对本方法开展了实证分析。[结果/结论]面向多维技术功效分析的专利技术功效矩阵构建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和实际效用。
  • 刘莉, 司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环境下,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为解决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国际社会展开一系列治理实践。[方法/过程]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科学数据治理研究成果以及政府文件、项目报告等资料,总结科学数据治理实践内容体系以及发展趋势。[结果/结论]国际社会围绕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体量、质量、权属、风险采取一系列治理对策。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程度逐渐深化,科学数据治理内容体系也随之拓展,数据出版成为数据共享的重要途径,可信任数据成为质量治理关键准则,数据信托成为权利治理新方案,全球化、技术化治理成为国际趋势。
  • 周文泓, 贺谭涛, 文利君, 杨璐羽, 韩欣谕, 周一诺, 张婧妍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对全球范围内主要国家和地区数据管理机构的建设情况展开调查,旨在为我国组建国家数据局的背景下探索我国数据管理机构的职能优化提供参照。[方法/过程]调查中国、欧盟、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管理机构,梳理与整合有关职能描述的文本内容与相关实践,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国家与地区数据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设计情况。[结果/结论]欧盟、英国和澳大利亚形成了相对明确的主导机构,职能侧重有所差异;美国以灵活的委员会形式推进工作;我国设置了行政力量相对充分的主导机构,更具全局性的职能设计,国家与地方可形成系统联动的组织架构。基于此,从厘清数据治理和管理职能指导机构设置、参考域外实践经验以充实机构职能内容、基于数据要素市场化导向扩展数据对象、以推动职能落实为目标优化机构设置思路4个方面提出优化我国数据管理机构的策略。
  • 王贵海, 朱学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数据开放模式的创新对于数据开放的绩效会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分析国外典型数据开放模式,对我国的数据开放研究与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梳理出政府主导模式、公众参与模式和政企合作模式三种国外典型的数据开放模式,分别对三种模式的特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对三种模式在我国的具体实践情况进行全面阐述,并分析其对我国数据开放的启示。[结果/结论]三种典型数据开放模式对我国的数据开放实践的启示主要包括:我国应该注重数据开放政策法规体系的构建,注重顶层设计,并加强数据开放的国际合作;提升社会公众的数据开放意识和数据素养,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府与社会公众间的互动;加强政企合作力度,提升开放平台和数据质量,促进政、企、民三方共赢。
  • 2023, 46(12): 201-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