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网站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导航切换
情报理论与实践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组织机构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情报学进展》
简介
目录
投稿指南
投稿指南
出版协议
论文模板
保密审查证明
出版政策
出版道德声明
AI生成内容政策声明
广告服务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4年, 第4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6-15
封面文件
全选
|
Select
科技情报工作和情报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赖茂生
2024, 47(6): 1-10.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下,文章通过回顾科技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的发展历程,以认识其发展逻辑和规律,把握本学科和事业的特质和使命。同时,进一步明确情报学和科技情报工作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位置,处理好与兄弟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关系,让情报学和科技情报事业发展得更好更快。
Select
学术评价中TOPSIS方法系统误差产生机制研究
俞立平, 杜维
2024, 47(6): 11-20.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TOPSIS评价方法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评价手段在学术评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系统误差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关注。[方法/过程]文章将误差理论引入TOPSIS指标体系评价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TOPSIS系统误差的产生机制、检验方法、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度分析,并以优秀环境科学技术期刊为例进行了相关说明。[结果/结论]研究发现,TOPSIS评价方法系统误差的产生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评价指标选取、TOPSIS方法自身问题、标准化方法选择、权重设置、结果公布等环节;应综合采取措施以降低TOPSIS学术评价的系统误差;实际权重合理性是TOPSIS评价方法系统误差的重要检验方法,系统误差较大的情况要慎重选用该评价方法。
Select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数据治理政策研究
张晓娟, 部闫若, 莫富传
2024, 47(6): 21-30.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公共数据对于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聚焦我国省域公共数据治理的政策工具问题,有助于公共数据政策设计的完善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方法/过程]基于马—萨理论模型构建公共数据“政策工具—政策执行”二维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内容分析法并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公共数据政策进行编码和量化分析,考察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数据治理中的决策逻辑、执行策略及其运行特征。[结果/结论]我国省级公共数据政策地域发展不均衡,存在环境型政策工具过溢、需求型政策工具应用不足、政策工具组合结构欠佳,以及政策执行目标定位不足、内部执行要素不够协调、外部环境衔接不强等问题,未来应该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工具结构,明确价值定位,规范执行程序,强化衔接影响。
Select
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作用机理及路径选择
靳晓宏, 谭晓, 李辉
2024, 47(6): 31-38.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对于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至关重要。[方法/过程]从促进数据要素价值稳步释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实体经济发展3个方面明晰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并阐释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实体经济从“协同”到“复用”到“融合”的3种作用机理。[结果/结论]以“支撑数据要素供给—深化数据应用场景—完善数据治理制度”三位一体思路,深入探索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Select
取向与趋向:数据要素交易政策主题挖掘与演化研究
陶成煦, 吴江, 税典程, 于洋
2024, 47(6): 39-48.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数据要素交易是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相关政策是其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探究数据要素交易政策核心主题存在的取向与呈现的趋向,能够为完善数据要素交易政策体系并促进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利用BERTopic模型,挖掘我国中央及地方1269份相关政策的文本主题,明确其核心主题的具体取向,并结合各个时期的主题强度及其政策数量,对其演化趋向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我国数据要素交易政策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与趋缓期,并呈现服务主体、技术保障、标准规范、安全监管4大主题取向,不同时期各核心主题的演化趋向不尽相同,对数据要素交易的实践进展起到了较大的引领作用。
Select
我国数据出境安全风险要素体系研究
董克, 吴佳纯, 马廷灿
2024, 47(6): 49-59.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构建数据出境风险要素体系,对识别数据出境安全风险,把握数据出境安全整体态势,提升国家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我国数据出境流动的现实场景和典型事件为依据,挖掘数据出境安全风险的主要来源维度;结合数据跨境服务主体调查,提出数据出境安全风险要素集,并构建数据出境安全风险框架;基于专家知识对风险要素进行权重排序和评估。[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内容维度的风险要素受到专家关注程度最高,内容的分级分类以及个人隐私保障是其中的重点;黑客、合作方等境外主体造成的风险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出境环境变化与出境数据内部管理虽然同样容易产生风险,但负面影响相对较低。基于此,从法制保障、多元协同与关键技术角度提出数据跨境流动风险应对建议。
Select
企业跨境数据合规的治理模式、难题审视及合规进路
梅傲, 潘子俊
2024, 47(6): 60-67.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数字贸易已然成为国际贸易新趋势,其良好的发展依赖于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而我国企业必须重视跨境数据合规。[方法/过程]在全球性跨境数据治理机制缺位的情况下,各国不断完善本国数据立法,按照制度设计理念的不同可以分成重人权隐私保护的欧盟范式、重数据自由流动的美国范式和重数据主权安全的新兴经济体范式。通过审视当前多重数据监管规则,国际贸易企业亟待解决风险严峻复杂和规则模糊冲突两方面难题。[结果/结论]为了应对跨境数据合规困境,国际贸易企业应准确把握数据处理基本原则,内向性完善数据合规体系以化解数据跨境风险,外向性加强交流互助合作以明晰数据监管要求,实现国际贸易业务增长和跨境数据安全合规有机统一。
Select
从信息茧房到多元赋能:知识鸿沟的产生机制及其治理路径研究
唐子茜, 袁尧, 汪卫霞
2024, 47(6): 68-75.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究大数据环境下信息茧房扩大知识鸿沟的作用机理,有助于预防知识鸿沟的产生,为信息用户营造畅通的信息环境。[方法/过程]从系统论的视角,剖析信息茧房扩大知识鸿沟的作用机理,提出规避策略。[结果/结论]这种作用机理可分为同质化推荐和个性化加工两个子系统,子系统间的内外耦合情况决定了信息茧房扩大知识鸿沟的程度,其中个性化加工的主观因素起主要作用。基于此,对外要求媒体从业者进行创新性的内容生产、优化算法模型、再塑用户新形象以及构建监督约束机制,对内要求用户博观多元信息、强化认知结构、优化记忆图式、丰富行为模式,以有效规避信息茧房对知识鸿沟的扩大效应。
Select
人智交互情境下的知识转化模型:内涵深化及外延拓展
袁一鸣, 陶成煦, 贺超城, 吴江
2024, 47(6): 76.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交互式人工智能时代下,机器对信息的处理达到人类难以触及的新高度,暗知识的产生对知识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转化模型(SECI Model)已经难以诠释交互式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管理的内涵及外延,亟须拓展更新以适应技术发展的新要求。[方法/过程]首先回顾SECI模型以及场(Ba)理论的发展沿革,随后结合人智交互特征讨论了知识管理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知识转化过程的拓展与变革,对知识管理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总结,并针对暗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提出发展进路。[结果/结论]在SECI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智交互情境下新的知识转化模型(TED Model)。提出显性知识是人智交互中暗知识与隐性知识链接的桥梁,暗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是知识管理新情境下的关键,需要从基础设施、过程管理、个性化设计以及标准制定4个方面推进暗知识转化的质量与效率。[局限]所提出理论模型仅建立在交互式人工智能作为认知主体的语境下,而AI能否作为独立于人脑外的认知主体还需进一步的伦理探索。
Select
情报研究工作杠杆模型的构建与解读
梁春华, 刘殿春, 邹志鹏, 薛碧莹, 程紫琦
2024, 47(6): 85-90.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生动形象地表征和呈现情报研究工作本质要素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理解和科学开展情报研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梳理情报研究工作的本质要素,找出构成情报研究工作第一性原理的“情报需求、操作体系、有价值信息和情报研究人员”等情报研究工作长期不变的四大本质要素。[结果/结论]借助杠杆模型,构建了表述四大本质要素相关关系的情报研究工作杠杆模型,即:以满足用户特定情报需求为目标体,以融入科学的技术、方法、模型和工具的操作体系为杠杆,以可获取的有价值信息为支撑体,以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情报研究人员为施力体。
Select
社交机器人的适老化设计:动因、实践与未来展望
孙晓宁, 景雨田, 赵宇翔, 朱庆华
2024, 47(6): 91-102.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对社交机器人适老化设计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详尽述评,以促进社交机器人适老化设计概念体系的成熟和完善,进而为设计符合老年人个性化需求的社交机器人、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并提升生活品质提供启示。[方法/过程]采用理论生成元综合的方法,对72篇中英文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呈现社交机器人的适老化设计动因、设计范式、设计层次模型和设计组件4个核心研究范畴。[结果/结论]从设计科学和情报学双重学科视角出发,着重分析了社交机器人适老化设计的实践进展及逻辑关联,梳理了当前国际主流研究观点,构建了一个社交机器人适老化设计的基本研究框架,并提出若干个未来值得关注的方向。
Select
多源数据融合视角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评估体系研究
马续补, 刘彤, 秦春秀, 时莹
2024, 47(6): 103-114.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构建基于国家政策、研究文献、公众访谈资料在内的多源数据视角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评估体系,旨在更全面地评估信息公开质量,明确当前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的放矢提升信息公开质量。[方法/过程]利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选取国家政策、研究文献、访谈资料共计32份数据作为原始资料,利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并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验证编码结果可信度。[结果/结论]构建多源数据融合视角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评估体系,分为基础保障、执行过程、社会效应以及核心内容4个维度,包括资源建设、流程管理、服务提供、传播载体、公众体验、政民互动和信息内容7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并给出了各指标的含义和类属,为有效开展更全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评估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Select
国内图情领域信息搜寻行为跨学科知识流入特征研究
倪江雪, 刘萍
2024, 47(6): 115-124.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从跨学科知识流动视角分析国内图书情报领域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的跨学科知识流入特征,理解跨学科知识如何促进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方法/过程]采集2000—2022年图书情报领域核心期刊收录的信息搜寻行为论文及其引文数据,使用引文内容分析方法,分析论文引用跨学科知识的来源学科、知识功能类型和知识内容特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商学是提供信息搜寻行为跨学科知识流入最多的3个学科。跨学科流入知识包括概念术语、理论模型、方法和技术4类,其中概念术语类是最主要的跨学科知识流入类型。在知识内容特征方面,健康焦虑、自我效能和风险感知是引入最多的跨学科知识。
Select
技术供需视角下技术专利发展需求识别 ——以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例
余辉, 魏梓萌, 周晶, 程佳银, 黄炜
2024, 47(6): 125-134.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市场技术供需平衡关系是技术发展方向的重要指示,用户对于产品功能的需求能够较好地反映市场对相应技术的需求,构建基于用户情感的产品功能到技术的映射,对于分析和预测技术需求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基于用户对于新能源汽车功能的评论数据及其相关专利数据,构建功能—技术主题映射关系模型;然后通过对用户评论数据的情感分析对技术及其相应的技术进行需求度定位;最后对相应专利主题进行关联分析,通过可视化来呈现研究结果。[结果/结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当前技术研发的重点方向主要集中在发电机、电池、电子电器和外观方面,技术缺失主要在于底盘、安全、人机交互和内饰方面;同时用户在底盘和安全这两方面的需求度高,现有相关技术研发未能满足用户需求,是未来技术研发的重要方向。文章解决了以往技术供需分析方法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弥补了技术市场与真实需求之间的对接不足,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局限]仅使用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对论文数据和国外专利数据分析存在信息局限性。
Select
数智化知识生态系统的构成与演进阶段分析#br# ——以杭州“梦想小镇”为例
李佳轩, 储节旺
2024, 47(6): 135-146.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究数智赋能下知识生态系统新的构成与演进阶段,以此为我国区域创新与协同知识创新提供新视野。[方法/过程]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确定数智化知识生态系统的演化阶段,并采用定性探索方法对“梦想小镇”的发展过程进行实地调研、半结构化访谈和网络数据的搜集,以此分析数智化知识生态系统的发展阶段与相应特征。[结果/结论]揭示了数智化知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演进阶段,发现数智化知识生态系统遵循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存在4个演化阶段,并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质。
Select
融合群体兴趣和核心用户影响的群组推荐方法研究
谭春辉, 涂瑞德
2024, 47(6): 147-153.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为提高群组推荐准确率和可解释性,针对现有的群组推荐方法较少关注群组内核心用户对群体兴趣的影响,综合考虑群组整体兴趣和群组内核心用户对其他用户的影响,提出融合群体兴趣和核心用户影响的群组推荐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借鉴h指数思想计算群组内每个用户的影响力,识别群组内核心用户;其次,利用LDA主题模型进行群体兴趣建模和核心用户兴趣建模;最后,综合考虑群组中用户自身兴趣和其受核心用户影响而产生的兴趣进行资源推荐服务。[结果/结论]利用微博数据进行实证,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Select
“情景—结构—要素”视角下复杂灾害治理的情报协同体重构
于峰, 樊博
2024, 47(6): 154-165.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灾害复杂化给应急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多主体情报协同是必然趋势。针对复杂灾害情景构建不足、情报协同网络结构相对松散固化、情报协同要素缺乏一体化布局的问题,文章提出复杂灾害治理情报协同体的概念,围绕情景、结构、要素进行重构。[方法/过程]首先,在情景认知的基础上采用本体构建复杂灾害情景,并描述了其实例化过程。其次,从情报协同主体的挖掘识别与主体关联的凝聚增强两方面阐述了情报协同网络的结构优化方法。最后,探讨了情报协同要素即数据、决策、流程的强化路径,将情报协同体划分为数据共享体、决策集成体、流程弹性体三个关键构成。[结果/结论]文章为复杂灾害治理的情报协同提供了一个顶层设计框架,有助于政府依托数字化转型提升应急情报能力。
Select
基于网络快照的核心专利预测方法研究
郭剑明, 王婧怡, 袁润
2024, 47(6): 166-174.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提出一种专利网络快照分析方法,可应用于核心专利预测,进一步发展专利网络分析理论。[方法/过程]首先,利用专利网络快照记录专利技术在不同快照时刻的状态,保留其在发展演化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其次,应用图嵌入方法获取记录专利技术演化过程信息的技术关系特征,并开展核心专利预测实验;最后,从不同图嵌入方法、特征表示维度和专利被引时滞等角度,探究技术关系特征对预测效果的影响。[结果/结论]网络快照提供了专利技术演化过程信息,这是静态网络分析方法所不能获取的;利用网络快照和图嵌入方法获取的技术关系特征能够预测核心专利。实证研究发现,技术关系特征的预测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专利指标特征;受专利网络规模的影响,特征表示维度的增大并不会显著提高预测效果,维度在增加至一定数量后预测效果会出现波动;增加专利被引信息可以提高预测的精准性,但会降低预测结果的时效性。
Select
融入领域风险词典的社会安全事件网络舆情风险评估研究
吴琦, 李阳
2024, 47(6): 175-183.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现有关于社会安全事件网络舆情风险的研究在考虑事件特殊特征、风险内容识别等方面存在不足。在社会深度转型期,借助领域词典和实时数据对社会安全事件网络舆情风险进行评估与识别,有助于更加精准、高效地规避相关网络舆情危机。[方法/过程]基于社会安全事件负面舆论语义特征,构建领域风险词典,并在词典基础上创建风险词指标,结合事件特征、舆情热度、负面情绪、风险词4个维度,建立系统的社会安全事件网络舆情风险评估体系。以“山科大北门伤人事件”为实证,通过实时指标来展示事件相关舆情风险变化趋势。[结果/结论]研究表明,评估体系既能从更加系统的角度刻画事件舆情风险的实际变化情况,同时也能利用领域风险词典对事件舆情的舆论风险进行更加细致地描绘,可更好地支持社会安全管控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实践。
Select
价值、组织与过程:数据开放共享隐私风险管理体系建构 ——基于英国的经验考察与借鉴
孟雪, 郝文强, 吴钟灿
2024, 47(6): 184-194.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建构数据开放共享隐私风险管理体系有助于化解数据开放共享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张力,实现数据价值创造与个人权益保护。[方法/过程]借鉴ISO 31000国际风险管理标准,从价值、组织与过程三个维度建构数据开放共享隐私风险管理体系,并对英国数据共享隐私保护的具体实践进行案例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开放共享隐私风险管理应明确价值目标,并建立透明、公平、问责、合法和安全的价值创造原则。设置独立的隐私风险监管机构与隐私保护专职人员是公共部门和私营组织隐私风险管理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隐私风险管理的过程体系包括风险沟通与咨询、需求分析与标准制定、风险评估与应对、风险记录与监测等关键环节。数据开放共享隐私风险管理体系建构从风险管理视角有效回应了数据开放共享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争论,为我国数据开放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与借鉴。
Select
国外开放科学监测实践进展与启示 ——基于欧盟、法国与芬兰的比较分析
王敬, 陈秀娟, 郭进京
2024, 47(6): 195-206.
https://doi.org/10.16353/j.cnki.1000-7490.2024.06.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考察目前国际上开放科学监测的实践情况,为国内实施开放科学监测与评价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与网络调研欧盟、法国以及芬兰的开放科学监测项目,比较分析这些国家(区域)开放科学监测的对象、原则、方法与指标体系,从中总结出对我国的启示。[结果/结论]我国应加快制定国家开放科学战略规划并构建相应的开放科学监测框架;加快建设并完善开放获取、开放数据等国家级开放科学基础设施;成立开放科学监测工作组,采用文献计量等方法优先监测出版物与研究数据。
Select
技术变革·认知科学——记第67次情报科学读书会
2024, 47(6): 207-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线办公
作者专区
审稿专区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